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渊明已漂洋过海

(2021-05-08 10:59:41)
        四月的一个午后,进书店,翻翻书。
        没想到,无意中翻看的一本书,读库出品的一位日本画家随笔画随,夫妻加三个小孩的山居日常,意外好看。边看边乐,很长时间未看书笑出声了。偶然,真的就像奖赏。
       书都是有自身使命的。它的使命是使世界某个角落的人,看完,有所触动,或会心一笑,生出一些信心。看完,还可以送给友人家某个聪慧的小朋友看。有些书,大人小孩皆合宜,比如“城南旧事”,比如“像自由一样美丽‘’,比如原田泰治的画册“故乡,心里的风景”,还比如“小艾,爸爸很爱很爱你”……现在好像比年轻时有童心了,真气才最动人吧。前一段,无意中翻看多年前迷恋的文字,竟然没有任何感觉,只觉得夸张。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心境不知不觉就变了。

         这个日本画家喜欢汉藉,熟读陶渊明,屈原,礼记,易经,论语,世说新语,佛经……山居二十年日常小事,生活感悟、画面,配上汉诗汉藉,倒有不可思议的和谐。这些汉诗汉藉,国人可能都没有这么深读。想起疫情期,日本援助物资外包装写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里的句子,被评有文化,是国人自己的文化,被别人用得恰到好处。
        他要说要画的只是一件件生活小事,每件小事有个注脚,小事便有了敬畏和深意。
        山居生活,他种马铃薯,蜿豆角,钓溪蟹,挖田螺、野菜、春笋,四季轮换,让孩子们感受满是自然风物的餐桌。他引用陶渊明的“园蔬有余滋,过足非所钦”,再多了就不要了,陶渊明的自足他很懂,陶渊明是无国界的,我们的陶渊明已漂洋过海。
         刚到山里整修房子,一位邻居老太太路过他们的房子,摇头说:“选择在那样位置建厕所,十年后家里肯定会出现病人。” 他当时听了有些不悦。到第十二年,幾语应验,他不小心身负重伤,缝了29针,左手差点失去活动能力;长子也因为误诊高烧不退……当然事情并无关联,不过,他依然反省:对于整处老屋未取足够的敬意,也是确然之事,引用“礼记”里的话:毋不敬。可以没有信仰,但是对未知的东西要保持敬畏。
        梅雨季,他们去东京一周返回山居,山里潮湿,居所被霉菌占领,夫妻俩除霉到深夜,疲惫不堪。“孩儿他爸”,妻突然在厨房喊,他紧张,以为又出状况,没想到,妻蹲在厨房纱窗前,轻声说“萤火虫”,窗纱外的萤火虫闪烁黄绿光芒,他也蹲在妻身边,两人并排入神看了好久。他引用诗句:“草萤哀微命”。腐草化萤,由草化来的萤火虫也自知生命短暂,奋力发出微弱光芒,人不也是如此吗?他总能为麻烦的事找到佐证,读书是为了生活,心安处即是家。
        山居生活有很多可以想像的不便,在他笔下都成笑谈。
        朋友们来访,一起去山里拍摄“山蛭”,大家情绪高涨入山林,没想到反被山蛭攻击,头上、靴里无孔不入,与山蛭“搏斗”未果,落荒而逃。他引用屈原九歌里的“杳冥冥兮昼晦”。
        把不便变成调侃,发现别人看不见的乐趣,这是整本书有意思的地方。
        有次,小女坐在院子里哭,撕心裂肺,夫妻俩一掏她嘴巴,发现嘴里一坨白白鸡屎,估计是感觉味道不对……他引用了唐末禅师的一句话“只是平常无事”,平平淡淡的日常最是珍贵,如果有心,平淡胜过神仙日子。
        某次,他拎起厕所的排泄物运往山里,突然被腐木绊跤,脚一滑,污物当头浇下,他条件反射闭紧眼睛与嘴,不过,不得不睁一只眼往回走……晚秋天气,沁凉,只能站在屋外,等妻洗澡水……此处,他引用《论语》里的“仁者不忧”,真真看得笑出声。
       土窑建成,他邀请好友,过烧窑圣诞节。本是乐事,不想出状况,窑顶出现很大裂缝,火蔓出来,窑顶坍塌,所有来人排队递水桶……他备受打击,窑花了一周才修复……如此无奈之事,他引用汉文典藉里的”遮莫”,就这么着吧。即然如此,那就这么着吧。任何事,学会接受,是止损。
       每一件麻烦事,在他这里都有注脚,没什么过不去的。生活不富足,却养了三个小孩,身心健康,一家人和和乐乐,本身就是奖赏。生活的答案不是别人给的,答案在心中。
    

       有次,长子被菜花蛇咬了一口,菜花蛇无毒,小孩从小就懂自然之乐,与自然共生,说一点不痛,神色自若。他引用佛经里的话:触事乐有余,勿羡他人富。他说,财富与地位属于他人的人生,不足为羡。
       在他们居住的那个村落,有一个美丽的节日仪式,“赏月大盗”,八月满月之夜,村落家家户户放几样孩子们喜欢的小点心零食,孩子们趁着月色,三五成群走东家串西家,尽情“偷”走自己喜欢的食物。那天,他去邻居家接孩子们,看到他们并排坐在廊下,晃着双腿,美美吃点心,那家人取来一杯酒和一碟腌菜,他也坐在孩子们旁边,饮酒赏月,此刻,清辉下幽幽群山,蛙声四起。“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此时,他最想引用李白的诗。
       印象深的场景,他家附近谷底有小溪,溪边有萤火虫,孩子们高中社团活动结束,到离家最近的车站,已是夜里八点。到车站接他们回家,他们四人常于溪边停留。每日见萤火虫飞,但孩子们每次下车,还是不时发出哇地惊叹声。
        那些幸福的时光都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吧。

        他最爱家里的地炉,可以炊饭当暖气,一天工作结束,坐饮清酒,是他的幸福时刻。有次,妻从山里捡回一只猴,受伤瀕死,他们悉心照顾,猴恢复得快,刚恢复的猴像小孩,要求很多,每日他惬意在地炉边抿酒时,猴子常常发出“给爷挠个背”之类的指令……“醉饮田舍酒,笑读古人书”,是他崇尚的生活,他羡慕他自己。
        他坚持打坐十六年,山上有座四方亭,可远眺大海。除夕夜,一人在此静坐,新旧交替之际,隔山寺庙里传来钟声,一时间,各式钟声在山间彼此呼应……“洁净香洁”,是无量寿经的句子。
        他坚持朗读汉籍多年,开始并不理解,十年后,不加句逗不标读音的古文,读来行云流水,运用自如。“久则自然贯穿”,吕氏童蒙训如是说。每周日黄昏,他带领孩子们围地炉旁朗读论语、唐诗,温故而知新。
         他每天更换发现溜狗散步路线,可以根据当日的心情与天气状况选择中意的那条。“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这是梅尧臣的“鲁山山行。”
        好像跟着这本书,也在学习汉籍。
        春天,他在山中读汉籍,野樱花缤纷落。“开心明目”,这是颜氏家训里的句子。信息爆炸时代,开心明目不是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作。
         有次,他发现几只鹿受到家犬攻击,其中有一头,角分五叉,身姿威风凛凛,她从不逃走,身体纹丝不动,角向前顶,强大气场之下,众犬停住……他在暗处佩服。此鹿姿态如此从容,他暗暗给它取名“赵云”。“不动如山”,这次他引用的是“孙子兵法”。
        家里彼得兔咬走了一只家猫,去林中吃得干干净净,发现时,猫只余一堆毛皮和一只左脚,妻果断说:吃得很干净,就不追究它了。“一刀截断“,不拖泥带水,洒洒脱脱。这是《碧岩录》的话。最早知道“碧岩录”,是胡兰成的一本书《禅是一枝花》。

        他要说的都是一件件小事,小得如同他在树下读汉藉时,松鼠来到头顶,吱吱脆鸣……光阴可惜,念念无常。他的山居生活是他几十年的家常,不是别人眼里的归隐。
        “未济”,未完成,他引用易经最后一卦的卦辞。一切都是未完成状态,进行时,挺好。

        那个下午,在书店喝杯咖啡,翻书一个多小时,边看边笑,心情很好,也温习了一些自己都不留意的汉籍,人家学以致用,我们连学都未必……
       人生只道寻常见,不过一件件小事。
       临走,选了本新的,买走,回来再细看了一遍。看完,送给了朋友家的某个小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月湖畔
后一篇:行走的白衬衣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