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禁城》这些年

(2009-02-06 15:45:35)
标签:

文化

《紫禁城》

故宫博物院

改版

定价26

分类: 养心殿
紫禁城是个地方,《紫禁城》是本杂志。
今年年初应社里要求所写的《牛年话牛》周历出版了,于是办公室的同仁们起哄每人拿着一本让我签名。给朱老师的那本随手写了个顺口溜,其中两句道:同来三载经三改,共办一刊用一心。说起来,我来这本刊物的时间不长。千禧年(2000年)进故宫先做了五年的文物展览,80年院庆(2005年)之后才蒙领导看重调到《紫禁城》。掐指一算,虚院龄已有十年了。05年于我个人,是个角色的大转换,所思所为都有了不小的变化。之前自己搞研究,现在帮别人出成果;之前忙时干体力活,现在忙时干脑力活;之前闲时无压力,现在没有闲时;之前同事间称兄道弟一派江湖气,现在同事间都叫老师一派学院气,之前有劲没地使,现在有劲不够使;之前波澜不惊,现在天翻地覆。之前所做的都有规矩程式,熟悉之后就游刃有余了,现在所做的就是在不停的打破规矩程式,像转圈笼里的松鼠一旦跑起来就停不下,停下就会摔倒。
这一切都因为《紫禁城》。
《紫禁城》杂志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本刊物,目前故宫共有三刊:院刊、学刊、紫禁城。其中只有《紫禁城》是面向大众的文化普及类读本,其余二者都是纯学术期刊。《紫禁城》自1980年创刊至今已近30年了。
《紫禁城》这些年
1980年开始,由香港出版发行,定价港币5-10元;1985年定价港币10-18元;1995年改为季刊,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定价5元;1998年起,由繁体字版改为简体字版,定价8元;2000年起,定价10元;每期52页,定价10元。
《紫禁城》这些年
2004年1月改成了双月刊,一年出六期,每期132页,改为全彩印,定价25元。《紫禁城》这些年
 2006年1月再次改版成月刊,每期112页,定价18元。我和朱老师就是为了这一次的改版,而前后脚调入紫刊的。朱老师家学渊源,本是紫禁城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对于杂志业务并不很熟悉。而我更是外行,只是具有在《中国文物报》的三个月的实习经历,于报纸的编辑校对略知一二而已。所谓“同来三载经三改”的“同来”指的就是此时,这一次双月刊改成月刊也就是我们共同经历的“第一改”。月刊一年本该出12期,然而当年只出了10期,8月的“大婚专号”就是这短命的18元月刊的终结,所幸该期是我的责编,做出来好评如潮,倒也安慰。9、10两月,11、12两月出了两期合刊,作为我所经过的“第二改”的试验品。页码变成了224页,定价涨到了198元。全刊分成紫禁风尚、紫禁宝典、紫禁收藏、紫禁品位四大板块,我们四个编辑每人负责一块,我被分到宝典。
《紫禁城》这些年
 2007年1月正式改版成为全国最豪华的月刊,每期224页,定价198元。一跃成为全国最豪华、最昂贵的月刊,网上统计中国最贵的杂志是一本200元的刊物,可那是双月刊。所以我们这个第二名其实已经站在了巅峰上。这一次改版的动静太大了。从06年尾编辑部就不停的接到读者的电话,因为邮局开始征订了,于是先是询问邮局是不是把价格弄错了,198元是全年的定价吧?解释之后很多读者显出极大的不满。当时的定位确实已经把普通读者排除在外了,我们瞄准了高端用户,瞄准了那些有钱、有权,却没文化的人们。然而问题是行销的团队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没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就像一场不成功的革命,打垮了旧的制度,却没能建立新的制度。得罪了既得利益者,也没能赢得新的群众基础。我在08年启用的新笔记本上写下自嘲的对联:一九八元杂志,三六五日苦工。四个编辑(中间还有个读研究生去了)、两个执行主编,一个主编,一群不靠谱的销售。将杂志支撑了两年。终于松了口气,赶上了我所经历的“第三改”。 《紫禁城》这些年
2009年1月正式改版成普通读者能接受的月刊,每期128页,定价26元。新刊没有了板块,只有栏目;新刊不再奢华,只有朴实;新刊不再铺陈,只有紧凑;新刊不再靠精美的大图片装门面,而是靠强大的作者群撑腰。
记得在豪华版的时代,我曾经编辑过一个俄罗斯宫廷文物展的选题,为其拟定名称为:“远去的奢华”。不想一语成谶了。但是人是很奇怪的,人脑就像电脑,常常删除垃圾,留下的都是有用的东西,或者就像《镜花缘》中的唐敖,吃了肉芝,放个大屁,于是以前所做的破文章全都不记得了,只剩下些精彩美妙的字句涌动心间。冯氏喜剧中一句精彩的台词也常常被人套用,即:某某某年过去了,我很怀念它。我亦如是,两年来沉重的挣扎好像是发生在别个身上,自己的心里只记得些美好。虽然欣喜回归了普通,却常常怀念过往。豪华版改版了,我也很怀念它。
看着那一大摞厚厚重重的刊物,甚至有些遗憾,我曾想杂志要是再这样出一年,我真可向别人夸耀了。夸什么?夸自己年纪轻轻已经著作等身了,不论是高度,还是重量。其实这两年的豪华版很具有收藏价值,印刷精美、设计大气、装帧奢侈,前无古人,后暂时也难有来者。只是现在要想凑齐也已经相当不易了。
好了,改版毕竟是好事。向更多的人传播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传播故宫文化,是我们的使命。让更多的人,看得见,买得起,读的了,是根本。下一步我们会努力让更多的人,愿意看,愿意买,愿意读,这是方向。最后要让更多的人,喜欢看,喜欢买,喜欢读,这是目标。牛年,我们新刊的第一期封面用了牛的形象,第一篇用了我《牛年话牛》的文章,让《紫禁城》从牛年开始,牛起来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