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犬小记——我所知道的狗之德(二)

(2006-09-13 12:33:01)
标签:

故事

荀子

文子

警心录

天中记

养亲

诸暨县志

虞初新志

分类: 养心殿

狗也是有孝行的。《荀子·荣辱篇》曰:“乳彘不触虎,乳狗不远游,不忘其亲也。” 正是孝的表现。

另有《文子·上德篇》曰:“乳犬之噬虎,伏鸡之搏狸,恩之所加,不量其力。”警心录》中恰巧就写了一则乳犬噬虎的故事,正好成了这段话的注解:村民赵某家,有条刚出生两个月的小狗,有一天随着母狗出去,狗妈妈被老虎叼走了。邻里壮士忙“持矛逐之”。这条小狗冲上去咬住了老虎的尾巴,“虎带之走”。结果一路上小狗的皮肉都被荆棘刮烂了,也始终不肯松口。老虎因为这个累赘跑不快,终于被人们追上杀死了。在这个故事中,乳犬噬虎不量其力,乃是一心为解母亲之难。 

除了救亲,狗尚有养亲者。《天中记》里说:“秦州都押衙石从义家有犬,生数子。其一献戎帅琅琊公,自小至长与母相隔。及节使率大将与诸校会猎于郊原,其犬忽子母相遇于田中。忻喜之貌,不可状名。猎罢各逐主归,自是其子逐日于使厨内窃肉,归饲其母。至有衔其头肚肩胁盈于衙将之家,衙中人无有知者”。虽自小分离,但是亲情终不能阻断。《诸暨县志》也记载了孝犬的故事:“至正间,吴铨家畜犬病踣,子衔食哺之。及死,埋山下,有花开如凤仙。人呼孝犬,又呼桃花犬”。

亲在则养,亲死则葬。《虞初新志》中讲到了“狗葬母”:“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食之。其三子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