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上黑名单碑引发一轮收藏热

标签:
文化财经收藏时评历史 |
分类: 发点“杂音” |
再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又有新得。苏东坡之能超越李杜成为中国千古第一文人,为后世文人抑或非文人所倾倒、景仰,不仅是因为他的经世无与伦比的文才,更在于他伟大的人格、灵魂与思想。多年前我读苏东坡,对他与其弟弟苏辙的一句闲聊大为赞叹。他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伴田舍乞儿。眼见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你看,在他的心目中,从玉皇大帝到乞儿,都可与之为伴。这种平视人神众生,何逊于后来西方倡导的平等精神?没有分别心,不也是佛家的修炼境界吗?过去一说平等、自由这些理念,有人就认为是从西方泊来的。其实,早于西方上千年,孟子就写下了“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的伟大思想。这种民生为本的民本思想在苏东坡的诗文信札及为政实践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艺术家,也是一位开政治文明之先河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法国人将苏东坡评选为上一千年十个世界伟人之一,这是有道理和依据的。
苏东坡一生遭受过那么多诬陷与暗算,却说“眼见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有这等豁达的胸怀,他怎么会被险难困厄击倒呢?我曾对许多朋友讲过苏东坡这句话,无人不为之倾倒。记得多年前通威董事局主席汉元先生与我一起浴足,我讲起他的老乡苏东坡的这句话,汉元让我再讲一遍,他要用手机记录下来。
后来读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读到林语堂在《序》中,也特别推崇苏东坡讲的这句话。他写到,苏东坡会因事发怒,但是他却不会恨人。他恨邪恶之事,但对身为邪恶之人,他并不记挂于心中,只是不喜欢此人而已。“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他保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守正不阿。林语堂给苏东坡的定位是:“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愛开玩笑的人……”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林语堂说他这本书记载的是一个诗人、书画家与老百姓之挚友的事迹。他感受敏锐,思想透彻,写作优美,作为勇敢,绝不为本身利益而动摇,也不因俗见而改变。他并不精于自谋,但却富有民胞物与的精神。他接受官宦的荣耀,可是每当他混迹人群之中而无人认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他曾被贬到十多个地方,走到哪里都能与那里的老百姓打成一片,并享受其乐。他的一生无论经历多少打击,却依然达观快乐。他的一生是快乐的一生。
可以说,中国历史上一轮收藏热,是因苏东坡起。在他生前,虽然屡遭诬陷贬放,但无论宫廷内外,从皇亲国戚官宦臣僚到民间富绅文人,无不以执有东坡诗文手迹为荣。苏东坡逝世次年,宫中权奸群小为消除苏东坡等“反对党”之影响,奏请昏君诏令立“元佑党人碑”,将以苏东坡为首的309人的黑名单刻碑遍立各州府县,碑上有奉旨此309人及其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室官宦子女亦不得与此名单上诸臣的后人通婚。在全国各地广立此碑意在把苏东坡等309名“反对党”彻底搞倒搞臭,永远消除流毒影响。并严令销毁所有苏东坡的手迹碑文,著作严禁印行。“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传颂。崇宁大观间,海外苏诗盛行。是时朝廷禁止,赏钱增至80万钱。然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原本要搞臭这些“反对党”,结果是碑上黑名单的309人的家人子孙,却都以碑上有他们的祖先名字为荣耀!被禁止印行并要销毁的苏东坡的诗文信札,反而被炒得开封纸贵。民间人士悄悄把旨令销毁的刻有苏诗的碑文私藏拓印。苏东坡逝世第5年,许是天意,天上出现彗星。接着是一个惊雷,直击皇宫文德殿东墙上的原佑党人碑,破而为二。皇帝大惊。雷击此碑更加助推了宫廷民间追逐收藏苏东坡诗文手迹的热潮,连大太监梁师成也倾囊30万制钱抢一幅苏东坡的碑文。雷击此碑事件后,尽管皇上怕真的触怒上天而给苏东坡平了反,然而为时已晚。奸党乱政专权已经动摇了大宋根基。雷击石碑事件仅仅过了20年,宋王朝就像那块被雷击的“元祐党人碑”一样被击倒,徽、钦二帝被俘北掳。留下中华王朝最惨的记忆。
http://pic.baike.soso.com/p/20140415/bki-20140415184628-21024367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