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企走出去需要智慧
姜春康
2010年7个月间,在海外建立7个办事处;12年间,共在海外设立22个办事处,组建一家工厂。这是烟台冰轮集团“转”进海外的速度。据悉,冰轮集团海外自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50%以上。(2011年1月7日《烟台日报》1版)
“转”进23国,平均每月建一个海外办事处,与更多海外客户实现“零距离”接触,冰轮“转”进海外的速度,给烟台企业树立了一个标杆。目前,不少烟企如冰轮集团一样在“走出去”上积极探索,彰显了海外拓疆的智慧。如绿叶制药却将研发中心“安家”新加坡;成立不久的南山铝业美国分公司,迅速展开大动作,走进美国百威制罐厂现场,进行罐体料第一次试料……
烟企,不但要“走出去”,更要“走得稳”。尤其在“转方式、调结构”大背景下,我市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有着国际化战略组合的企业,更需要研究如何像冰轮集团、绿叶制药、南山铝业等“先锋”一样到更大空间寻求突破,如国外建厂、跨国并购等。“走出去”的智慧,要适时而为,要乘着机遇的翅膀起飞。当前的后经济危机时期,原材料价格普遍下降,也引起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大幅降低,这必然意味着行业并购整合的成本也随之降低。因此,烟企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展开海外并购,引进海外的先进技术和人才。只要通过设办事处、建海外生产基地,便可做到产品与海外客户的“零距离”接触,从而实现“走得稳”的目标。
不难看出,勇敢“走出去”的烟企,无论是设立境外办事处,还是在国外建分公司,抑或注重海外打造研发中心,都是企业的国际眼光和经济实力的呈现,亦是他们迈向国际的智慧性决策和实践。当然,每次“走出去”,都需摸准海外市场脉搏方能淘到真金,这就需要企业首先要研究自身是否具备跨国投资先决条件,是否有足够的抵御风险能力,以及是否在掘金的东道国有相当的竞争优势,唯有研究好这些,才有可能在“走得稳”的基础上“走得好”,从而寻求更多模式突破并获得更丰厚的收益。
总之,烟企“走出去”需要智慧。我市商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已批的22个境外项目中,投资额超500万美元的项目达8个,且呈现境外投资国别多元化、发达国家及地区成投资热点的趋向。这消息令人欣喜。烟企,需要先“走出去”,再“走得稳”,继而“走得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