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及时,百姓心头更热乎
姜春康
16日零时,今冬供暖正式开始。今年采暖期为2010年11月16日至2011年3月31日,共计136天。连日来,本报接到很多市民热线,咨询供暖事宜。记者获悉,从11月12日开始,市区三大供热企业就进入高温调试阶段,目前已全面提温,确保16日零时用户家中达到标准温度。
进入冬季,供暖情况如何?最近,我市供暖部门积极行动,做好准备,确保及时正常供热。如此未雨绸缪,就是为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对一座城市来说,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出口创汇等相比,百姓供暖问题显得是“小事”,但小事不小,供的是暖流,暖的却是人心。
供暖及时,百姓心头才会更热乎。对百姓来说,事关衣食住行的每个民生问题细节,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都会引起极大关注。每年冬季,老百姓都时刻关注着何时供暖以及供暖进展。一个“暖”字,凝结着百姓期盼,同时也考验着主管部门和供热企业——寒冷时节,供暖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涉及百姓切身利益,是否扎扎实实做好了供暖,将直接反映是否把民生工程落到了实处。
在北方,入冬前和停暖气后的日子,往往最难熬,而这时,百姓最需要暖流。在一些城市,面对寒流骤袭就马上制定出“弹性供暖”新方案,他们摒除了城市供暖管理中一直沿袭的计划经济时期按日历供暖的刚性机制,以天气变化为风向标,不仅提前供暖,而且由政府埋单,着实让百姓感到温暖。在我市,相关部门也积极动手,经试暖到供暖,有条不紊的背后,是整个城市供暖机制的有效联动。诚然,按惯例每年供暖首日,一些百姓家的暖气并不十分热,不热原因种种,如有用户自己私自改造暖气管道,有的是供热企业管理不到位,有的住户干脆没交暖气费用被强制断热……无论何种原因,都需要市民、供热企业以及管理部门积极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一方面,市民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反映,少发牢骚多理解;另一方面,企业和部门要迅速进入市民家,早点行动多解释。
供热经济链条中,百姓是终端,花钱买“热”这种特殊商品,需要供热企业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换言之,一座城市供暖的本身,不仅仅是市场供需理论在起作用,同时也是检测城市民生工程的“温度计”。显然,这“温度计”的一端,牵的是老百姓,另一段牵的是整座城市的立体关怀,而中间,则是市场经济下,既讲收费又要提供服务更需担负社会责任的供热企业。
群众的冷暖饥寒是具体的,解决问题靠的是具体行动。小小供暖事,最需融入暖人态度和暖心关怀。总之,我们无法控制港城的这个冬天不太冷,但我们要努力做到每个百姓家中有暖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