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打造小老板激活创业城
姜春康
昨天上午,市直和芝罘区两级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有关成员单位分别在市文化广场和三站五星电器广场组织开展了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宣传活动,烟台要倾力打造“小老板”了。(10月24日《烟台日报》)
创业有风险,特别市场竞争残酷,创业路异常艰难,如此语境下,很多人不愿创业,也怕创业。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我市,全民创业的热潮正在持续升温,“小老板”们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与之比翼的是,政府的一些扶持和培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据悉,在未来的3-5年内,我市超过10000名有创业愿望和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得到相应的创业指导和培训,将成为“小老板”。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的第一步。我市倾力打造小老板的政策福祉,正是建设创业型城市迈出的坚实一步。大龄女性可享受“社保补贴”、退伍军人可申请
“试营业”、失业人员创业成功最高补3000元、芝罘区创业者可享三年纳税奖励等政策,就像暖风点燃创业者内心的激情,从而萌生创业动力。不妨看看“三年纳税奖励”——对新开办的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民营企业自开业之日起两年免征所得税;对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民营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如此实实在在政策,目的就是鼓励创业者行动起来,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的动力效应。
鼓励创业,倾城打造小老板,并给予他们支持,是创业型城市不可迂回之路,更会成为我市民营经济繁荣发展的有力补充。市委书记孙永春曾在全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动员会上指出:“发展民营经济,是富民强市、兴业固本、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的重要举措。”可见,历史的机遇把我们推到加快发展新起点上,只要聚万众之心,纳各方之策,推动民营经济实现突破性发展,就能顺利实现愿景。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小老板”的纷纷出现,就会像大海中突然涌现众多“小舢板”,点缀我市民营经济铺天盖地、蓬勃发展盛景。“让创业者感到开心、让创业者感到顺心,让创业者感到安心,让创业者感到贴心”等贴心温情的口号,则如甘露,如沃壤,如灿烂阳光,给创业环境以荫蔽,并换来每个创业者开心的笑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