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黑出租,绝不可手软
姜春康
站点揽客、顺路捎客……黑出租仍挺猖獗。记者在莱山区芳华园、开发区汽车西站、大润发前均发现黑出租。调查显示,不少市民坐过黑出租。(相关报道详见本报昨日5版)
黑出租,这种另类风景,总以潜伏姿势出没在城市中。在水母网关于黑出租的各项调查中,关于“你是否坐过黑出租”,98.57%的网友表示“坐过”,关于“乘坐黑出租的原因”,25%的网友因为“便宜”,另有67.11%认为“打不到车,只能坐黑出租”,而在关于“看到黑出租你会不会举报”中,高达78.57%的网友表示“不会”。调查结果让人担忧,一方面惊讶于坐过黑出租的人群比例如此之多,一方面感慨于有市民图便宜打黑出租,更有78.57%的人看到黑车并不举报。
站点揽客、顺路捎客……黑出租仍挺猖獗,有开黑出租者的顶风而上,也有市民的纵容。诚然,“打不到车,只能坐黑出租”会成为一个理由,但黑出租之所以“黑”,就是因为其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不安全主要有两点:一,黑出租大致有两种基本形式,私家车鱼目混珠,或穿合法经营者的外衣混世,“车顶灯、计价器、空车指示灯配备一应俱全”,无论那种,都没有合法手续,都属于非法经营,乘客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任何保障;二,黑出租因为属“地下经营”,乘客因纵容了黑车司机的行为,无形中配合司机在完成一桩非法买卖,两者一旦发生纠纷,乘客往往被推至有口难辩的境地。这两点,显然都会让坐黑出租的乘客背负上不可预测的潜在风险。
以往,一些不惧查的黑出租车主,一旦被查获干脆直接弃车并再买新车干此营生。弃车成本低廉和被罚相对不狠,让黑车主总能自我安慰,自认倒霉后仍然喜欢重操旧业。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黑车主的违法成本,用高压线逼退黑出租车主的盈利冲动,实有必要。除此之外,还应当采取多种举措打击黑车,保护合法出租车权益。如,对出租车加装防伪标志,让合法出租车和乘客进行阳光运营。再者,缓解“打车难”,出租车实行错峰交接班。据了解,我市交通运输局将要求各出租公司对出租车交接班进行统筹安排,交接班绝不允许过于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这当是一个好消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