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食品专款被挪用,百姓能吃得放心?
姜春康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5/52/52F86AA712F985D62814004FFCFD8CCF.jpg
河南省审计厅审计调查,查出一系列突出问题。如尉氏县农业局挪用相关项目专项资金19.62万元,购置北京现代越野轿车一辆;息县农产品质检站违反相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拿出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发放项目仪器设备验收人员补助。作为相关项目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厅自身也挪用项目资金446.4万元,用于新办公楼建设。(9月6日《新华网》)
本该用于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监管的资金,却被挪用买了轿车、发了补助、盖了大楼,令人堪忧——食品专款被“蚕食”,监督质量会不会出现大纰漏?老百姓还能不能“吃得放心”?
作为农产品生产大省的河南,在近两年内,先后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2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多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8320万元,省财政投资2445万元,有关市县配套投资1315万元。而事实是,因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没有正常运转。如果说挪用专款是偶然事件,系有人利用制度漏洞搞了小把戏,那么“没有正常运转”就属于必然的了。这道理很简单:国家和地方的这些拨款,都是经过调研论证的“不多余”的钱,而一些农业管理部门却拆了东墙不补西墙,必然造成专款正常功用的局促逼仄,从而导致监管缺位和“半拉子工程”频现。
更令人费解的是两点:一,这些挪用专款的部门,竟然也打着“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让百姓吃得放心”旗号,这已够让人添堵,加上一些建成的相关项目也成为“摆设”,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只是上级检查时“装装门面”,就更让人心生郁闷。二,作为相关项目主管单位,河南省农业厅也加入到了挪用行列中来,挤占了446.4万元盖新办公楼,如此表率下出现上行下效实属正常,这不得不让人对其公信力生疑。
费解之余,还有两点让人愤慨和无奈。一,河南省审计厅有关人士坦言:“相关项目的规划,存在一定问题。”这句“真话”,剑指河南一些部门不按农产品区域布局、产品种类等实际需要合理设置检测网的盲目生态,加之造成资源浪费的重复建设,“一定存在问题”;二,资金被挪用后,一些地方因缺少食品检测设备,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专门挑有“虫眼”的蔬菜购买,因为“虫子吃的菜农药残留肯定不超标”。
一边是专项拨款用于食品监测,一边是让消费者只吃“带虫眼的菜”。这披露出来的鲜明对比,等于打了河南一些农业部门一记耳光。食品安全,责任重如泰山。上级部门要加大问责力度,该处理就处理,该批评就批评,该补亏补亏,以保障食品安全项目监管秩序健康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