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考,咋能爹掌勺儿喝汤?
姜春康
在前不久举行的陕西省2010年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一位考生裴煜的《行政能力测试》成绩名列报考职位的第一名,而其父裴锐作为省考试中心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回避,反而担任这次考试试卷保管的主要负责人、儿子考点的考务负责人,并全程参与阅卷和评分工作。(7月15日《新华网》)
考试成绩第一名是儿,考试负责人正是其爹。这样的上阵父子兵,赤裸裸到毫不掩饰,让人心里不是滋味。陕西省《人事考试“三公开”、“一监督”制度》规定,考试中心工作人员子女参加考试,工作人员应主动申请回避,裴锐作为陕西省人事考试中心助理调研员,不可能不知道其子裴煜报名参加了考试。那么按照规定,他必须主动提出回避。而事实是,爹不但没回避,反而担任儿考试的主要负责人,并全程阅卷和评分工作。这种“主动不回避”,目的就是想要“吸纳”儿雄赳赳气昂昂挺进事业单位。
由于该职位只招聘1人,而事业单位考试最终以专业课和面试的综合成绩确定录用人,每一项的分数都至关重要。面对稀缺资源,许多人打破脑袋也想出彩都想拔得头筹,因此,考务负责人“考官”的儿子中“状元”,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尽管事件一发生,相关部门跳出来说“考试之前,裴锐没接触到试卷,因为两把钥匙分别裴锐和杜方帅两人保管,杜方帅确认自己保管钥匙始终由其本人控制”、“裴锐在考试过程中未离开考务办公室,也没有到过其子所在的考场”等,但始终充斥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涉及到事件的恶劣影响,相关部门都想推卸责任想把屁股擦干净,更何况至少到现在为止无人证实杜方帅和裴锐之间有无“交易”。当然,严查事件真相当属上级部门的事。但毫无疑问的是,在事业单位招考爹掌勺儿喝汤的事中,保密制度和监督制度并非无缝的蛋,而是被苍蝇叮咬了很大一个洞。
纵观之前发生的“局长女儿考99分”、“限招科级干部子女”等类似热点事件,我们不难发现,相关制度都是好的善的,但执行却走了样变了形,执行力被软化成为首当其冲的症结所在。以裴锐父子事件而言,铁的“回避”制度就挂在那,却被当成了空气。无论因何种原因,事业单位招考中不遵守回避制度导致爹掌勺儿喝汤现象出现,都涉嫌干扰了正常的考试公平与正义,损伤的是考试部门的公信力。
当前,只要与官员有关的负面事件出现,不少人就划入“往坏里想”轨道,这是对官员的误读。不过,我们要深切知道,公众的质疑折射出他们对公权力腐败的担忧,寄托着他们对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的冀望,这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助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