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咋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姜春康
近日,长春市政府采购网站显示,该市公安机关以29570元的价格采购一台索尼牌笔记本电脑。统计显示:从2010年1月1日至今,已发布了307条采购中标公告,采购规模238802473元。相关方面并未就此做出解释。(6月20日中国网)
以每台近3万元的价格采购笔记本电脑,长春公安机关的出手阔绰着实让人吃惊。是真的办公需要?还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就目前电脑行情来说,5000元左右价位的电脑,足可实现办公需要了,为啥动辄就几万元来进行豪华配置?
当然,比起某些机关花3000多万建网站的采购案例,长春公安机关的采购花费似乎并不离谱。但细心人会发现,这次采购中有着明显猫腻和搞笑点:索尼官方网站上,这款电脑配置明细表中有关硬盘介绍是:512GB*3固态硬盘(SerialATA),而到了采购询价表描述中,却变成了“3块512G固态硬盘”。而实际上,“*3”为备注3之意,政府采购人员竟然堂而皇之的理解为“3块512G固态硬盘”!真是雷死人不商量!
这说明,长春公安机关的采购人员根本就是个“外行”,并不识货,所以专拣贵的买。而当我们细考究会发现,事情绝非如此简单。这是因为,凡是采购必然有着“油水”,一些监管不严的部门和自律不强的人员趁虚而上,有的没机会甚至创造机会也要“捞”一把,以肥一下小组织和个人腰包。而若换成让采购方自己掏钱买,他们肯定会货比三家,以物有所值为准绳,绝不会以贵字当先。所以,在基于公款的前提下,“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就成了一种可怕的潜规则。
政府采购,本是一些组织的采购人员代表纳税人行使购物权,就理应收到纳税人的监督,理应面对纳税人的质疑给个说法,而长春公安机关面对众人围观采购细节,却选择了缄默,就是不表意见。这,充分说明他们心中有鬼。
政府采购,绝不应掉入某些人肥私的泥淖。“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诡异漩涡里,旋转的不仅仅是纳税人的血汗钱,更有相应机关的公信力。一位网友十分愤怒地说道:“拜托!能不能编得像一点啊!买8G内存,你们想干什么?512G固态硬盘?那是笔记本啊,能放3块?脑子进水了!”一个“编”字,折射出相应机关的信任危机,公信力大打了折扣。
要杜绝“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现象,不妨让我们学学韩国,其政府采购须在“国家卖场”网站进行,所有招标、投标和交易过程都会被一一记录且网络公开。这,很值得我们效仿。只有让交易透明化,彻底切断采购部门、工作人员与销售商之间的暗箱操作,才能“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