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晨铁嘴】街头遭遇贼,管还是不管?

(2010-06-20 13:11:34)
标签:

杂谈

分类: 今晨铁嘴

街头遭遇贼,管还是不管?

姜春康


    在芝罘区文化路农贸市场,一盗窃钱财的哑贼王某被趁人不备,抓起一个西瓜摊上盛钱的塑料桶逃跑时,被数十名热心市民穷追猛赶,最终束手就擒。被盗的西瓜摊摊主吕师傅说,到这么多人都在帮自己追小偷,他很是感动,他称看到了一股无形的、正义的力量。


    哑贼光天化日之下偷钱,被热心市民酷热天狂追。这样的场景,惊心动魄之余让人欣慰,欣慰之余让人思考:这样的事情就发生你我身边,如果你我在现场,会不会加入穷追猛赶的行列?估计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不是一个贼而是一伙,如果他们都带有尖刀,那结果呢?


    当然,我说的只是假设,但是这种假设是有意义的。以前,本报就讨论过老人摔倒或者受伤应不应该扶的问题:有人表示应该扶,不能见老不帮;有人表示不应扶,至少应联系上老人的家属才能扶。实际上,“老人摔倒扶不扶?”和“街头遭遇贼,管还是不管?”这两个问题本质一样,都是扶人者和抓贼者内心有所顾虑,在进行着权衡博弈。这,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因为以往,就出现过不少扶了老人被讹诈、抓了小偷被捅伤的事件。


    我认为,老人摔倒应该扶、街头遭遇贼应该管。任何见义勇为的行为都是值得鼓励的。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在一辆小客车上,一老汉捉贼结挨刀扎,经6个小时抢救,才逃离“鬼门关”,老汉苏醒后第一句话竟是:“以后遇到贼,我还会管!”老汉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见义勇为精神的伟大。从“见义勇为”这个词来看,“义”本身就是社会正义的担当,“勇”昭示着风险成本,“为”则需要讲究科学有效方法,不能莽为。


    任何见义勇为的行动,都不能不顾及行为的前提条件和救助效果。我们要弘扬见义勇为的精神,但不号召盲目而为和随便牺牲自己的生命,见义勇为要注意时机,要有科学性、智慧性和有效性。当然,勇为有风险,而关键时刻表现的是人的第一反应,容不得过多思考。不过,这不能否定见义勇为者的正义性。


    以见义勇为视角再来看“街头遭遇贼,管还是不管?”的问题,我们便可以清楚明白:街头遭遇贼,应管,这是正义的需要;但也要讲究合适时机和合适方法。因为,现实中许多比新闻报道的哑贼恶劣的贼,还潜伏在人群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