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盗版和扫黄,是一场持久战
姜春康
为彻底打击盗版、买卖淫秽光盘等不法行为。昨天,烟台市相关部门联合对街头书摊、小书店展开突击检查,当场查获盗版、淫秽光盘近两千张。(6月6日《今晨6点》)
盗版碟、色情光盘又抬头。为什么又说“又”呢?因为这些东西似乎有着强悍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查获盗版、淫秽光盘近2000张的事实说明,在我市的一些角落里,还有商贩仍在不停地推销小摊上琳琅满目的DVD碟片,他们正乐此不疲地享受着“零知识版权报酬”,得来的金钱回馈。应当承认,相关部门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执法者触角遍布全市,但“漏网之鱼”仍在活跃。
经验告诉我们,扫盗扫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从根本上杜绝盗版色情光盘,需要弄清成因,打一场持久战。
从新闻报道描述的情况来看,执法人员一下车,卖盗版黄碟者都会一边跑一边喊:“来人了,快跑啊!”同伙闻声后就立马背袋子往周围的胡同里窜。小贩们之所以总冒大不韪,跟执法者打游击玩躲猫猫,皆因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其危害不仅是提供了盗版和黄碟这本身,更重要的是那些所谓的“十万个为什么”等儿童读物和光盘,错字连篇。这样的书给孩子看,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其实,不仅仅在烟台,在全国各个城市,这种现象都以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着。从经济学角度看,盗版逃避了前期的制作成本和宣传费用等,其存在是需求市场和供给市场双重效应的结果。关于盗版,有人说得很经典——如果正版便宜的话,我会选择正版,可是它不便宜;如果盗版很贵的话,我不选择盗版,可是它并不贵。于是,我喜欢正版,但是我没钱;我不喜欢盗版,但我需要。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供给就有市场,小贩的背后站的是购买的需求人群。供应商、小贩和购买者构成了稳定的“食物链”,且跟执法者不断进行博弈。这就需我们在博弈中切断他们链条的各个节点——重罚供应商、严惩小贩、警告购买者。更重要的是,突击战要打,更要将其常态化,偶尔定时、定点,偶尔不定时、不定点进行日常检查,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智慧,增加违法者玩“躲猫猫”成本。如此,方可能奏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