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台时评】读书:一个城市的价值选择
(2010-04-28 15:04: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声音时评 |
读书:一个城市的价值选择
YMG记者 邹海东 姜春康
(一)
若干年后,当人们梳理烟台文化发展脉络中的2010坐标时,会看到什么?
他们会看到,一粒粒“推崇阅读”的种子在春天里悄然播下;
他们会看到,随着种子播下的,是一个城市在历史转型期拐点上的价值选择。
这种价值选择,不仅表明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追求,更决定着这个城市的未来走向,这是烟台软实力的源泉。
在第1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市委宣传部与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主办的“读书与城市文明”座谈会顺利举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文化名人共话读书,共话城市文明,为提升市民阅读水平,打造“书香烟台”把脉献策。此外,文化烟台大讲堂、公众朗读会、旧书大集等活动也一一开展,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这些春天里撒播下的种子,为烟台未来优雅高尚城市气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石,也催生了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阅读的种子,是火种,终将照亮大地。
(二)
一座城市和一个人一样,在发展内涵上,可以作出多种价值选择。
烟台,选择了文化和读书。
一个经济发展强劲的城市何以练起“诗外功夫”?“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科学发展的硬支撑;文化承载的软实力,正在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硬资源。”市委书记孙永春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当今时代,文化成为各领域发展的基础性和主导性因素,以至于“国家以文化比强弱,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正是基于此,我市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战略,让文化力融入发展力。
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是什么?当然是读书。
文化的力量从未如此重要,读书的话题从未如此迫切——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城市。文化烟台大讲堂、“读书与城市文明”座谈会、“读书照亮人生”征文……近段时间我市举行的这一系列活动,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社会上初步形成了谈论知识、追求文明的良好风气,充分反映出我们这座城市追求文化、崇尚知识的主流价值观。
不仅如此,这种价值选择的前瞻性还在于:当人们还津津乐道于烟台经济发展的强劲时,全民阅读却在此时悄悄为烟台未来发展内涵撒播下了种子,并最终将衍生成发展的强大动力源泉。
(三)
有什么样的城市阅读,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城市文明。
在历史转型的拐点上,大力推崇全民阅读,烟台有着更远大的抱负:不仅要成为一座经济繁荣的城市,更要塑造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城市品位,使其变成一座能够诗意地栖居的城市。这是烟台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
诗意地栖居,实际上就是对城市文明的渴求。“阅读对城市文明的巨大推动力不可估量。阅读的人越多,对文明产生共识的人也就会越多,从而筑牢一座城市的文明根基。”全国人大代表、烟台大学副校长江林昌在接受YMG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日出唤醒大地,读书唤醒头脑。人的精神生活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一本好书,就像一缕阳光,能给心灵带来温暖,能照亮人生的道路。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在书籍中成长,蜕变的不仅有思想,还有心胸。读书,能使人的精神不再贫乏,使人变得更文明、更理性。
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当前有关方面通过专家推荐书目,倡导市民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经典,实则是市民通过阅读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获得对自身的认识,从而提升个人内在气质。
一座城市由无数这样的市民组成。也就是说,当每一个市民通过读书而提升内在气质时,这座城市的整体气质无疑也就大大提高了;也就是说,通过阅读,我们正在创造一种高尚的城市文明样式。
(四)
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人的素质。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依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此时此刻,尤其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提升素质,树立信心,全力以赴跨越危机。
这是因为——跨越危机,需要我们调整知识结构和提高管理水平。面对复杂局势,唯有不断学习,汲取智慧,以自身素质的提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方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这是因为——跨越危机,需要我们开拓进取,以创新精神赢得发展新优势。转方式、调结构,没有现成答案可以参照,而读书可以开动脑筋、看清局势,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阔的思路应对挑战,打赢这场攻坚战。
这是因为——跨越危机,需要坚定信心、昂扬斗志。信心从何来?从智慧中来。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从书中看到他人之长,发现自己之短。然后,取长补短,不被一时之困所吓倒,扎扎实实去干事。
从知识获得力量,从经典吸取智慧,从文明启迪创新,这是我们阅读的终极追求。这份追求必将为烟台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智力支持。
唯有此,我们这个城市才能诞生持之以恒的理想主义的激情,克服困难,奋勇向前;唯有此,我们这个城市才能始终高举创新的旗帜,不断谱写发展新篇章。
(五)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一个月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就刮起了一场龙卷风,这一现象被专家称为“蝴蝶效应”。
阅读对一个城市的意义也在于此,在于未来。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伴随“读唱讲做”活动深入推进,伴随第15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伴随“读书与城市文明”座谈会的召开,倡导大家“读好书”,号召全民“文化”起来,恰如在润物无声春雨中播撒下的种子,未来定是根深叶茂,散发着满城的馨香。
一个善于阅读的城市必定活力永驻,一个崇尚知识的社会必定前程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