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心驿站】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2009-08-09 20:06:03)
标签:

杂谈

曾喝家乡水 不忘家乡人
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爱心驿站】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爱心驿站】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爱心驿站】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爱心驿站】民营企业家捐资150万修路架桥


    本报8月9日讯(YMG记者 姜春康 实习生 陈亮 摄影报道)昨日一大早,莱阳市一个地处偏僻的小山村西诸麓村传来阵阵鞭炮声。尽管天下着濛濛细雨,但400多名老百姓自发地来到村头,庆祝又一条3公里长的宽阔水泥路顺利通车。86岁的老人宋建国说:“这都感谢明志这孩子,没忘‘根’,这几年来他出了很多钱,为村里修了三条路,架了两座桥,还为400多户通了自来水,给大伙解决了大问题!”


    老人所说的“明志”,就是原西诸麓村村民,现为烟台飞龙建筑公司的董事长,68岁的宋明志。西诸麓村位于莱阳、海阳两地的交界处,地理位置既偏又远。上午8时左右,记者来到了西诸麓村村北时,只见一条长3公里,宽6米的崭新、宽阔的水泥路向东延伸而去。


    西诸麓村村民李元湖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村太偏僻了,它通往与相邻东诸麓村的道路到处是坑。小坑卧羊,大坑卧车,一到下雨下雪的天气,根本走不了人。平常我宁可绕着走也不愿意抄近从这儿走。现在无论是出行,还是运送水果、晒晒粮食都方便多了。” 家住西诸麓村,在万第镇上初一的董阳说:“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一不小心就容易摔跤,太难走了。我骑着自行车上学早上六点多就得走一个多小时,现在只要20多分钟就能到校。”


    在连接西诸麓村和北麓村的一座近百米的桥上,村委会主任宋玉伟颇有感触地说,修桥前村民们都用铺的几根木头当桥,一不小心就会掉到河里,遇到汛期,就只能“两岸相望无语”。宋玉伟告诉记者,宋明志至今已花了150万,为村里修建了长约7公里的三条路、两座桥。看到老百姓吃水靠井的情况,宋明志斥资40多万为村通上了自来水,彻底改变了400多户村民的吃水历史。


    当天上午,天下着小雨。看到400多位村民自发来庆祝通车,做过民办教师、泥瓦匠,41岁离开家乡创业到如今事业蒸蒸日上的宋明志很激动,他紧紧握住老人宋建国的手说:“我真没想到,为家乡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得到受到大伙如此的感激。要致富,先修路,路畅通了,我这心也就敞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