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欲将孩子送托儿所 奶奶坚持要自己带
“隔代教育”,爱你不容易
本报讯(YMG记者姜春康 实习生牛程)“我和丈夫现在都上班,想把三岁的孩子送到托儿所。可孩子的奶奶说什么也不让,非要她带。你说我该怎么办呀?”昨日上午,一位姓秦的年轻母亲,向记者讲述了自家的烦心事。
原来,秦女士和丈夫的工作很忙,平时没空带孩子。最近,两人商量将孩子送到托儿所。秦女士的婆婆知道后,主动提出孩子由自己带,并坚决反对把孙女送进幼儿园。为此,一向良好的婆媳关系出现了矛盾,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无奈的秦女士向记者求助。
双方对立
“老人溺爱孩子,而且相对缺乏新知识。特别是一些陈旧的观念,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秦女士认为,幼儿园有专业的幼儿老师,不仅能学到各种知识,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
而秦女士的婆婆对自己照看孩子也有充足的理由:“幼儿园那么多孩子,老师能照看过来吗?孩子这么小,万一被人欺负了怎么办。”老人表示,孙女是自己的心头肉,要亲自看才放心。
记者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家庭以双职工居多,年轻家长自己没时间带孩子,又怕“隔代教育”会造成各种弊端。因此,不少家庭都面临和秦女士一样的困扰。对于祖辈照看孩子的利弊,很多人各持己见,看法不一。
支持者
一些人对“隔代教育”表示支持。曲女士和先生自己开公司,工作都很忙,她对婆婆看孩子感到很满意。“我婆婆是退休的小学老师,教育孩子很有方法和经验。跟着奶奶,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有礼貌、节约的好习惯。”
“孙子是我和他爷爷看大的,我们很花心思,一点也不溺爱他。”张奶奶十分自豪地说。张奶奶的孙子告诉记者,爷爷会写毛笔字,从小就教他练习。现在自己读小学,老师常夸他的字好,同学们都很羡慕。
反对者
与此同时,许多人也提出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孙女士说了自己的体会,“由于孩子一直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他特别怕生,很难和别的小朋友玩到一块。我真怕他将来难以融入社会。也没人教他识字算术等知识,在这方面明显比上幼儿园的同龄孩子落后。”
康先生表示,他十分后悔把孩子交给母亲。“老人护孩子,我都没法管。为此不知吵过多少次。孩子被老人宠坏了,我一批评他就往爷爷奶奶那躲,根本不听我的。到现在都四岁了,做什么事都要喊奶奶。”
专家意见
幼儿园的宋老师说:“我们还是建议孩子上幼儿园。这一时期的孩子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幼儿园会做科学的安排。许多长辈不具备像外语之类的知识,教育方法也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两代之间还容易因教育观不同产生家庭矛盾。学校的教育是必要的与长辈的感情可以在放学后沟通。”
心理咨询师吴凤云认为,三岁以上的孩子,在心理学上到了“自我萌芽”的时期。这一阶段是孩子人格、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教育非常关键的时候。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就是这个意思。学校和家庭教育最好互为补充,取长补短。“隔代教育”的好坏与老人自身素质有密切关系,不能笼统的判断好还是不好。总的来说,孩子需要幼儿园的环境来接触社会,学习与同龄人的相处及如何遵守集体规范。”
最后,两人都特意强调,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隔代教育”,都不能代替家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家长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把孩子交给老人或学校而自己不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