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济茶座】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

(2008-12-02 14:34:06)
标签:

幸福

杂谈

分类: 经济茶座

你的幸福有多少斤

姜春康

    
     “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半夜,朋友就拨通了我的电话,喊 我去吃夜宵。我被他雄武的嗓音吓了一跳,险些滚落床下。


     原来,事出有因。一直在福彩汪洋大海中漂泊浮沉的他,竟然中了 1000元的大奖!这,简直是个特大新闻。买了好多年彩票,投入了好几万元,用他的话说就是,足可以买好几卡车的大白菜了!如今,终于有 了回头钱,他欣喜若狂,幸福得似乎一塌糊涂,在整理上赔很多钱的情况下,竟然挣脱了一贯吝啬的面容,大胆的请我在酒桌上切磋。


     我真想喊,这孩子,咋就这么败家呢。好不容易中了个奖,不赶紧 去弥补亏损,却用来挥霍。一像,不对啊,他的这种心里感觉正如久旱逢甘霖,即使小小的淋漓,也幸福得忘乎所以了。


     同样的1000元,若是他加班熬夜换来的,他一定不肯请我去挥霍; 而轻易得到,却不珍惜了。这种意外之财的处理,显得确实随意。其实,这种心理,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出现过,在行为经济学里,这种现象 也是比比皆是。比如,学生发了奖学金,单位给了福利,即使价值都不菲,用起来却轻松得狠,不懂得心疼。


     在内心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账户。在账户的涨和瘪的循环中,每 个人对辛苦换来和意外的来的钱,表现是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对前者而已,不舍得;而后者,却“挥金如土”,呈现出非理性 消费。


     生活中,我们都可能碰上这样的一种境遇。如果我们买咖啡的时候 ,经常有大杯、中杯,小杯三种型号,大的卖十五元,中的卖十二,小杯十块。很多人在购买的时候,会注意到小杯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但 是,在中杯和大杯价格的刺激下,最初的想法会发生改变吗?试验的结果告诉我们,大部分人认为中杯是最划算的选择,人们经常选择中庸之道 而忘记了真实的需求。这就是著名的“中杯理论”。


    “中杯理论”,很好地诠释了人们对幸福的现实理解,这种微妙的 感觉,是最让人感觉幸福的一种抉择。再比如,如果如果去旅游,是跟团走,能省下很多费用,而且,如果不参与一些自费的项目,因为账目 公开,人们往往感觉玩得很尽兴,原因就是一下付清了费用,不需要再增加,这样一来,幸福指数就变得很高;而如果自费玩,则需要付费的 地方多且复杂,可以说,每一次付费都是一次“割肉”,都是“痛苦的煎熬”。两者比较起来,即使花了同样的钱,消费中的幸福感则完全不 一样。


     幸福是个啥东西,它更多是一种心理感受。愉悦的感觉,除了要理性消费外,更要懂得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如果,先找出幸福的驱动力,然后在行为经济学的框架下,进行合理的制衡和抉择,则会高兴、 快乐许多。


     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所以,不少时候,幸福感和钱多、钱少,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