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婚检”?一场娱乐婚姻秀!
姜春康
一种被称为“性格婚检”的婚姻测试在一些城市悄然兴起,甚至受到部分年轻人热捧,将其视为“婚姻试金石”。心理学家周正猷教授利用心理学原理,发明了“性格婚检”,其方式是利用“心理测定”方法,解读被测试人的爱情心理倾向,从而确定其伴侣的性格类型。(7月13日《今晨6点》)
新婚姻法取消了强制婚检,“性格婚检”这个新名词成了都市人的新宠。“性格婚检”真能检测出恋人在今后的婚姻生活中合适与否?能为婚姻保驾护航吗?
“性格婚检”推出以来,在南京、天津等城市吸引了不少情侣。在哈尔滨,每人检测费用在300元以上。周正猷教授很称职,倾其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根据全世界通用的卡特尔16因素问卷,结合中国人特点,经过数10次修改和试用,浓缩出13个大问题,44个小问题的问卷。且不说这种“主观”的题目科学含量几何,也不说周教授的研究成果是否带有“戏谑”成分,是否为“金钱谋”,但“一卷考天下”的性格测试,就让我们对其可能出现的变数“敬畏”。
试想,每个被测试者都是独立的个体,世界上也不会存在完全相同性格的两个人。44个问题,即使得出种多不同的性格,那按照“性格婚检”测试的逻辑,得出的性格结论基本上为“ABCDE”等等几种形式。这,显然让“性格婚检”的可信度大大降低。
“性格婚检”,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娱乐婚姻秀。星座测性格、网络算命、血型看人生,这些带有娱乐性质的测验,历来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但这也仅限于娱乐层面,过于迷信势必进入盲目崇拜的泥淖。从80后热捧“性格婚检”来看,说明他们对婚姻并不自信。“闪婚”、“闪离婚”这些婚姻情形的出现,更加重了他们对婚姻的试验态度。
婚姻是复杂的,影响婚姻的因素很多,性格心理不是唯一因素,若过分依赖心理诊断,那是否意味着两个互相不了解的人,用周教授的“性格婚检”一测就灵,迅速可判断出是否适合结婚?果真如此,那婚姻爱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机械化”操作即可大吉。
真正的爱情是经过坎坷炼成的,相爱双方在经历中互相搀扶成长,性格也会随之产生变化,并非一纸能测。婚姻和幸福都是不可量化的,用44个选择题来“量化”界定结婚双方的性格,把“性格测试”结果当成双方能否结婚的前提,就像一场赌博,这种“测试婚姻”将双方可能出现的众多博弈变数貌似化为简单,实则充满危机。
河北省张家口市曾推出“试验离婚”制度,目的是让夫妻双方体验离婚后的生活情境,让当事人从理性的高度认识婚姻生活。从某方面看,“试验离婚”和“性格婚检”都有着相同的测试属性。
但假如“试验离婚”双方出现“与他人同居”情形,规范和处理他们行为的依据以“有配偶者”来看还是“无配偶者”来论?不拥有法律条文下自由的“法律正身”,“试验离婚”的夫妻双方又应该怎样来规范自己的民事行为呢?
“性格婚检”虽然遇不到司法上的执法困境,但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相恋双方一旦测出性格不合,是分是续?若根据测试“闪婚”又离婚,这是“性格婚检”之福还是之祸?
一纸定性格,以性格定婚姻,皆为荒唐剧。“性格婚检”来了,不用大惊小怪,多一种渠道娱乐也无妨。婚姻是神圣的,不是游戏,不要儿戏,请参加“性格婚检”欲结婚的恋人,以现实判断为根基,淡化性格测试结果,慎重确定婚姻大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