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刀”是福
快乐面包
我在一家报社做记者。之前我在报社党委办公室做了两年。我内心一直非常渴望成为一名记者,“无冕之王”的称谓总让我有种种憧憬和敬意。但“随遇而安”的经验告诉我,在其位就该谋其政,做好本职工作是重中之重。
之后,我便利用业余时间看书,上网,学习一名合格记者所需的专业知识。2006年初的一次改革,我主动要求到记者岗位锻炼一下,领导批准了我。由于记者行业是个积累的过程,证明自己需要机遇和时间,要想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并不非易事。办公室学习到的一些处事经验也让我受益非浅,深刻明白了“挡刀”是福的道理。
俗话说,笑一笑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记得去年11月初,报社为纪念第七个记者节,计划在一周内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诗歌朗诵活动,要求每个单位都出个节目。时间紧迫,任务重。所以,我不得不熬了两个通宵写成了《放飞理想,相信未来》的稿子。同时,领导将组织任务交给了女同事高岚,高岚迅速张罗了12人,但由于时间太紧张,而且每个人都有采访任务,大家只好晚上一起排练,同时抽时间诗歌配乐。
白天紧张工作,晚上排练,大家都显得有点急躁。高岚是个风风火火的女孩子,性格比较急,说话、做事相对“直接”、“自我”一些。一天晚上,12人紧张有序地排练着,朗诵过程中,大家声音洪亮,一个男同事忍俊不禁笑出声来。接下来的情景是大家始料不及的。组织者高岚突然停下,然后让男同事站在墙角去,不准“归队”。几个女孩也跟着应和起来。
气氛突然陷入僵局,大家都无法控制场面。那个男同事显得十分尴尬,由于他是刚从部队专业的军人,曾在部队工作了5年,做过多年班长,自尊心特别强,而且他刚来报社不久,本想通过这次活动与同事熟悉一下,以便尽快融入报社集体当中,不成想,突然“点炮”了。他显得也十分气愤,甚至要爆发的感觉,但因为“初来乍到”,他还是压抑着站到墙角去了。
我一看形势,非常糟糕。也许同事高岚只是“说者无意”,但我知道作为男同事,一定“听者有意”了。如果缓解不了尴尬,有可能导致大家不愉快,甚至分道扬镳。于是,我想到了办公室中的一些处事法则,在接下来的朗诵中,我故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迎着风口浪尖而上,我故意也笑出声来。结果,高岚和几个女同事“义愤填膺”地将我“嗤之以鼻”。于是,我也被“光荣”地撵到墙角去了。之后,我有意识地跟那个男同事“套近乎”,告诉他“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了”,“没事的,我们可以朗诵得更好”等。最终效果如我想象,在“统一战线”下,男同事心情逐渐舒缓下来。
大家又和睦起来,继续排练。几天后,记者节上我们的朗诵非常成功,并一举夺得了第一名。庆功会上,男同事谈起那件事情,他感慨地说,说实话,当时自己非常不理解,如果没有后来“滴水不露”的缓解,他肯定会放弃,甚至想融入这个集体比较难,同时会对一些同事产生敌意,因为大家都“针尖对麦芒”,虽然有激情但过于感性化。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当大家知道我为同事“挡刀”后,都投来了欣赏的目光。
(下面这段是按照编辑要求写,要求是必须有感悟,必须体现职场特点,我没办法啊,必须夸大并要装做有感悟的样子写。恐怖。可忽略不看。)
一件小事,也许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让我深刻明白了“挡刀”是福的含义。为朋友“挡刀”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迂回,是一种敢于承担的勇气,一种宽容,一种大气。或许事情不大,但可以树立自己的影响,改变事态的发展。敢于为朋友、为工作“挡刀”、承担,是职业化的成熟表现,是职场脱颖而出的有效“武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