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色幽默】文抄公抄袭我的文章还投稿到我信箱,绝了!

(2007-01-17 05:00:21)
分类: 时尚观点
武林太大,小鸟扑拉扑拉飞!
 
        今日,文抄公抄袭我的文章还投稿到我信箱,绝了!该文于2002年11月2日就已经发表在人民日报社所属的《江南时报》18版上了够久远啊!
        想当年,一个叫郑辉的某网络兼某杂志编辑,竟然抄袭我的一篇小说,竟然还说我抄袭他!呵呵,世道变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想飞啊。
        又想起当年甘肃某大学一个大学生也抄袭,记得他当时总是在《中国大学生》杂志发表文章,我羡慕的狠,我努力了好久才在那个杂志发表过。
        还有西安某军校的法律系女研究生抄袭我的评论文章发表到《中国社会报》,惊讶的是,她抄袭的文章竟然和我自己发表的文章在报同一版!
        之后,零星也有不少小丑跳出来,抄我的个别文。呵呵,好没意思啊。强奸文字,强奸编辑,好没意思啊。真无聊啊。为什么要偷窃文字呢,还不如偷情呢?或者倒不如,脱了裤子上大街上搞个行为艺术什么的来得痛快?!
        呵。算了,公布下,是不是有点狠了?
==============================================================
投到我信箱的文:
 
投稿人:黄斌crhn88@163.com  
收件人:姜春康 jiangchunkang

 最美的风筝
  晓蓉
  师大毕业,我被分到市区一所小学任教。在我所任教的第一堂劳动技术课上,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利用平时常见的材料,每人做一个风筝,可以和家长一起完成。
  几天后,孩子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业。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风筝竟做得如此精致细腻、丰富多彩!
  在众多的作业中,一只粗糙的椭圆形的风筝显得分外笨拙。风筝的周边显然是用旧铁丝拧箍而成,尔后又用废烟盒纸将铁丝包起来;风筝的中间有一个用黑色碎布片做成的圆形东西,并且用绳子穿起来,与外面的铁圈连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看着如此不伦不类、令人费解的"四不像",我大惑不解,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呵呵,这学生真会搞笑。
  "这个东西是哪位同学做的?"我举起"铁圈"问全班同学。偌大的教室内也随之发出一阵哄笑。
  许久,一个身材矮小、穿着朴素的小男孩慢慢站起来。他的脸憋得通红,局促不安地小声作答:"老师,这……这是我……我做的。"我望了望花名册,知道他的名字叫丁小光。
  "这就是你的作业?"我提高声音质问。
  丁小光对我的质问始料不及,有点害怕似的向我解释:"嗯,老师,不光是我自己做的,还有我的爸爸。他告诉我,虽然他的眼瞎了,但是他的手并不瞎!"
  什么?他的手并不瞎?我蓦地想起,就在前几天,老校长曾告诉我说,这个班级中有一个特困的孩子,妈妈刚去世,爸爸又是个盲人……顿时,我脸上火辣辣的。镇定下来后,我柔声问他:"可以告诉老师,你这个风筝叫什么名字吗?"
  "老师,风筝的名字叫'眼睛',它是我和爸爸一起取的。"
  我心弦一动,突然发现,这只粗看挺笨拙的风筝做得竟是那么可爱与真实,那不正是一个大大的足可以放出光芒的眼睛么?
  拿着那只大"眼睛",我轻轻地走到丁小光的身边,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其实,老师早就看出了,你们的风筝当中有许多并不是用平时常见的材料做的,有的根本就是直接在商场买的!丁小光同学和他爸爸共同完成的这只风筝才是最美和最好的!"
  短暂的沉默之后,掌声渐渐响起,继而在教室内慢慢流淌,逐渐淹没了我的声音。我分明看见,丁小光的双眼噙满了泪水,晶莹而透明。(全文共848字)

  通讯:404000  重庆万州区王家坡上街9号三单元402室   陈蓉
  电话:(023)58151715
  E-mail:
crhg77@tom.com
 
 
附:我发表的网络版
http://www.people.com.cn/img/logo_2.gif  
http://www.people.com.cn/img/none.gif
  主页 > 江南时报 > 第十八版城市·纪事 2002年11月02日

一只风筝(情感)

  ■春康

  刚从师范毕业,我便来到一小学任教。第一堂的劳动技术课上,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和创新能力,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利用平时常见的材料,每人做一个风筝,可以和家长一起来完成。
  几天后,孩子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业。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的风筝竟做得如此精致细腻、丰富多彩!有气势磅礴、活灵活现的大蜈蚣,有惟妙惟肖、温文尔雅的小蝴蝶,有漂亮可人、精美大方的绿孔雀,有活泼轻松、栩栩如生的蓝蜻蜓。
  在众多的作业中,一个粗糙的椭圆形的风筝显得分外笨拙。风筝的周边显然是用旧铁丝拧箍而成,而后又用废烟盒纸将铁丝包起来。风筝的中间有一个用黑色碎布片做成的圆形东西,并且用绳子穿起来,与外面的铁圈连着,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看着如此不伦不类、令人费思的“四不像”,我大惑不解,差点笑出声来。心想,呵呵,这学生真会搞笑。
  “这个东西是哪位同学做的?”我举起“铁圈”问全班同学。偌大教室内也随之发出一阵哄笑。
  许久,一个身材矮小、穿着朴素的小男孩慢慢站了起来。他的脸憋得通红,甚至有些绛紫。小男孩显得很紧张,他局促不安地小声作答:“老师,这是……是我做的。”
  “这就是你的作业?”小男孩对我的所问始料不及,他显然误会了我的意思,有点害怕似的向我解释:“嗯,老师,不光是我自己做的。还有我的爸爸,他的手并不瞎!”
  什么?他的手并不瞎?我蓦地想起,就在前几天,王校长曾告诉我说,这个班级中有一个特困的孩子,妈妈刚去世,爸爸又是个盲人……顿时,我脸上火辣辣的。
  我突然发现,小男孩的风筝做得竟是那么的可爱与真实,那不正是一个大大的足可以放出光芒的眼睛么?
  我拿着那个有些夸张的大“眼睛”,轻轻地走到小男孩的身边,然后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其实,老师早就看出来了,你们当中许多风筝并不是用平时常见的材料做的,有的根本就是直接在商场买的!王小明同学和他爸爸共同完成的这只风筝才是最美和最好的!”
  掌声随之响起,继而在教室内慢慢流淌,逐渐淹没了我的声音。我分明看见:小明的双眼正噙满泪水,晶莹而透明。

    《江南时报》 (2002年11月02日第十八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