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开的默契
李聊聊
夫妻关系像是一双鞋,舒适当然是基本需要,且按道理讲,应该排在款式之前。不过,款式并非仅仅满溢在公众的口碑里,它还会借由四面吹来的口风,影响到夫妻双方的情绪反应。你可以自由选择款式,却永远别想掐灭周围群众跃跃欲试的风言习惯。
他们的标准是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反复互相比较而形成的,古老的认知系统里,会认为郎有才,女就得有貌,所有的杨玉环都得嫁李隆基,赵飞燕的老公就算不是天子,也要拳头上立得住人,才托得起翩翩“燕瘦”的惊鸿舞姿。
可谁规定单膝跪地的时候,只有手捧玫瑰才能俘获芳心,满满当当的一篮菜花一样引回凤凰,民间倒着实不乏琼林宴饮招来母鸡的笑话。谁又敢说,多数人的标准就一定放之四海皆准;谁又能保证,亲眼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理?
某一扇没拉帘的窗子里,通明的灯火之下,老公狼吞虎咽地啃着西瓜,丝毫不关心坐在对面的老婆,就怕自己少吃一口。片刻即风卷残云,只剩下狼藉瓜皮。这一景飘入飞短流长中,准保就是老公不会疼媳妇,心思全用在自己身上,甚至会被不惮以恶意赋予更多内涵。事实却是媳妇血糖偏高,丈母娘吃剩的西瓜又濒临腐烂,老公在尽责消灭残部。
生活中太多的图景,都是被断章取义的,佐证不了什么;每一双眼睛里不被理解的结合,都有着不屑于公开的默契。为什么人见人爱的甄嬛没博得某企业家兼探险运动家的青眼,反倒是姿色平平的敦亲王夫人让他热血上升?善良而可爱的答案不会出自肉眼凡胎。但是,只要“在一起”,就是对所有谬论最有效的对抗,坚持,一直到不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