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工学校志(2)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小学

(2013-06-08 16:51: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改地理

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小学

让爱归来

本报记者 褚清源

有人爱教育,是骨子里爱教育。

颛社玲,就是这样一位校长。她喜欢孩子,有一颗始终长不大的“童心”,一个人走在校园里的时候,看到正在游戏的孩子,她会带着好奇的眼神去欣赏,他还会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你还会发现,她笑起来的时候,笑容是那么天真,还有点可爱。

这样一位校长带领一所学校会是什么样,也许很难准确想象。但是走进学校,走进她,走进老师和学生,你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笑脸,不一样的爱,你会发现“好教育,写在孩子脸上”这句话在这里有了最佳注解。

颛社玲所在的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小学,是一所政府指定的打工子弟小学。这里95%以上的孩子来自外来务工家庭。缺少爱的关怀,缺乏爱的能力,是这些孩子身上的共同特点。  

2010年夏天,颛社玲到五女冢小学任校长,曾在特殊学校工作过多年的她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现象。于是,颛社玲将五女冢小学的教育主题锁定一个字——“爱”。

五女冢小学的行走方式是:从爱出发,让爱有形,让爱行动,爱行合一。他们坚守的理念是,让师生在期待和激励中满怀对未来的希望让师生在以心为本的活动中体验成长让师生在规则下享受自由成长让师生在爱的陪伴中完整成长。

他们首先建构的是一种爱的文化。学校专门设立了“爱心邮局”,是专供同学们互相帮助的一种沟通设施。爱心箱提示:你如果关爱某个同学,并且对他的某个行为又不便面谈,请写一封无名信放进去,爱心邮局帮你沟通。

   “爱心语录”是五女冢小学的校本语言。这里,每个班都有与爱有关的班诗、班歌班级故事每天都有老师与学生创作爱心语录,并认真书写于教学楼的楼梯口,以分享和共勉:“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欣赏它的根茎;如果根茎也不能让你产生情感冲动,那你应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这些爱的语录是五女冢小学教师们爱的教育的感悟,从中可以读出他们在爱的文化浸润下所确立的新的学生观、教学观与教育观

太阳,是五女冢小学的文化图腾。在五女冢人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太阳,每一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太阳。每天集体晨操时,五女冢小学都有个特殊仪式叫“太阳礼赞”。孩子们迎着朝阳,向太阳致敬,之后齐声诵读校诗《我就是我》

    在教学楼的走廊文化里有与太阳有关的“晨勉语”:“太阳每天升起,每天都是新的。我应满怀希望,开心快乐学习。我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着急,不攀比,不断超越自己。我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努力做好我自己。感恩今天的大好时光,感恩一切帮助我们成长的人。为此,请珍惜当下,创造一天的美丽。”

爱,原本就是教育的底色。但爱容易泛化,爱容易肤浅,爱也容易过度。爱的不当,那么,爱就可能成为一种控制、一种绑架。五女冢小学倡导教师学会无条件地爱。颛社玲告诫她的29位教师,时刻谨记两句话: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时刻用这两句话来进行换位思考。

    五女冢小学爱的重要方式是谈话。校长和教师之间的谈话内容主要是根据教师个人成长规划,说说教师在这个学期中的成长。谈话注重彼此心灵的沟通,以内在建设为主,以专业知识为辅。通过这样的谈话,大家敞开心扉,畅谈感受,真正建立内心的联结,相互之间获得鼓励和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谈话,则更多的是倾听、接纳与认同。

    如今,学生主动到少先大队部申请当校园小天使,自愿负责校园的安全巡护、卫生、仪器体验棚、书架、爱心园地、邮箱等管理工作。老师能主动坐到教室里去,聆听学生的心声,主动地去关注、研究每一个学生,陪他们走一段路、谈一次话…… 

    五女冢小学每月举行一次“爱的讲堂”。他们已经出版了自己的校本教材《爱的故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段段爱的表达,记载了一次次心灵洗礼的过程。班主任张蕾的班上有个叫李有凤的小女孩,家里突遭不幸,灾难面前她没掉一滴泪,但是,孩子见到班主任却放声痛哭,张泣诉到:“宝贝,老师就是你的妈妈……”张盼川在反思中写道:“因为爱,所以道歉,因为道歉我又收获了更多的爱……是爱让我从心出发做教育,我正在努力向孩子们正确地表达我的爱潘巧芝老师说:“爱就是不放弃,在我的班级里不会再出现掉队的小雁……但是我可以尽力去帮助学生,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

   “这些爱的表达,让缺少父母爱的外来务工子女多一份老师的爱,让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多一份学校的温暖,让五女冢小学永远充满了爱的阳光。颛社玲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