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孩子的内动力
前几天,整理了几篇郑委老师的讲座文稿,很长,很多,也不知道有几个用心的家长耐心地看过。但我看了,而且不是一遍。在看视频和整理文稿的过程中,我从中悟出了更多更多的道理。
真的,教育孩子确实有点儿像中医治病,找准根源,慢慢调理,急不得,躁不得,功到自然成。
其实有很多的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从前的我也是这样),仿佛学习成绩真的可以代表孩子的一切。孩子学习成绩好了,代表什么都好了;孩子成绩差了,什么都差了。
我们培养和引导孩子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一种习惯过程,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等,只要孩子拥有了良好的习惯,我们何愁孩子的成绩不优异呢?
下午放学回家,孩子看了看我和正在做作业茹茹,什么话也没说,一头钻进自己的卧室。
开饭了,老婆轻敲卧室的门,提醒说“开饭了!”人家才慢悠悠地走出来,有点儿小小自豪地说:“今晚的作业全部OK啦!”俺习惯了,不会像上一年级时给予孩子各种鼓励和忽悠,但还是弱弱地来了一句:“小妮儿,爹发现你这个阶段做作业有点神速啊?作业少了?还是作业简单了?”
妮回答俺:“作业不多也不少,对俺来说刚正好!”切,跟俺贫嘴了,不就是今天开始忙碌着练相声了嘛。
晚饭后休息片刻,我陪茹茹继续做作业,造句10个,有点儿小难度,关键是自信不足。忽然,小妮儿从卧室里走出来,凑到俺身边,轻声告诉俺:“爹,麻烦你找份试卷给俺测验测验呗?”惊讶!
“家里木有试卷啊!”
“从百度里找一份吧,打印出来就行,谢谢啊!“小妮儿还是有点儿贫。
“打印不费纸费墨嘛,你自己复习复习就行啊,我还陪茹茹做作业呢?”俺回答她。
“费啥纸墨啊?这几年你没给我买试卷省了多少钱呀?我陪茹茹做作业,你找试卷打印吧。谢谢啊!”
这样的事情应该说是让家长比较兴奋的。我找了一份,打印出来,递给孩子说:“别全做,找几个有代表性的做做就是,爹对你还是很有信心的!”
临睡觉了,小妮儿叫俺陪陪她。呵呵,很乐意,算是俺家的美女呗。半躺床上,小妮儿拿过来那份打印错了的试卷问俺:“爹,你看看这个题是不是这么做呀?”
我一看那题,没做啊,问:“你没做让我怎么看啊?”
“没做不说明我没看,没想啊,我说给你听听不就是了吗?哈哈,再说,我在那份试卷上做了啊。”
几道比较特殊的题目,看到孩子分析得头头是道,心里暗喜。
看了几道题,我把试卷扔到了书桌上,故作生气状,说:“睡觉睡觉!什么孩子,自己做了,还来考你爹。你是不是感觉你爹只能辅导茹茹一样的一年级学生啊!”
哈哈一笑。倾听了孩子今天的“班级故事”,然后她呼呼睡着了。
我蹑手蹑脚地走出来,坐到桌前,心怀激动地敲打这些文字。内心很自豪,因为我终于把孩子的内动力给挖掘出来了!
很多家长老是喜欢催促,喜欢监督,喜欢让孩子有做不完的作业,喜欢孩子考个好成绩,但这只是我们家长的愿望,孩子不去努力,家长会很“冤枉”因为我们家长所做的一切都属于外力作用。
假如家长拥有耐心、用心和爱心去正确地引导和培养孩子,把这种愿望转移到孩子的内心去,将外力变为内动力,那么取得优异学习成绩的问题只是早晚的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