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心二意”的家庭教育,孩子快乐成长的助力器

(2011-11-16 08:05:58)
标签:

校园

分类: 关于教育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学校、 刘老师及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们,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同分享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的快乐!

今天我在这里谈的,不是什么经验,也不是什么方法,最多只能算是我这个专职爸爸、在五年的家庭教育中,自己认识到的、自己体会到的、自己感悟到的一些积累和总结,更多的则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乐趣。今天和大家面对面地分享这一切,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家长来正确地关心孩子、关注孩子、关爱孩子,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沐浴在爱的海洋中,快乐地成长,饱尝成长的快乐!

认识教育

什么是教育?在座的各位可能研究得比我更要透彻,《爱的教育》的作者亚米契斯阐述了“教育其实就是爱”的理论,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我们更多的家长把这种爱、把这种教育,仅仅局限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吃好饭、穿名牌、住好房,甚至提供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天天对孩子唠唠叨叨,“几点了,你还不做作业呀?”“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只要你学习好了,什么事都不用你管了。”这些现象有没有在我们身边发生过呢?

我想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说分数,真的是评价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吗?它是衡量我们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准绳吗?大家不妨看看下面的例子:、

1、药家鑫,不陌生吧?原西安音乐学院学生,钢琴过十级,可惜已是一命呜呼啦。

2、留美中国博士--朱海洋,在200310月托福考试663分(满分677分);20046GRE考试,数学部分满分800分,作文仅扣1分,总成绩为1370520046月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力挫群雄,夺得一等奖。2009121,美国名牌大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25岁的中国留学生朱海洋杀死曾经追求过的女生,并将其斩首,手段残忍。

3、南京一中黄侃老师的女儿——远远(化名)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0089月赴荷兰留学,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读经济学。到荷兰后,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200928日,农历正月十四,元宵节的前一天。远远选择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三封遗书中有给妈妈的一封: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

    好成绩,或许真的可以代表他(她)曾经是一个好学生,但这种用生命来画句号的结局是我们家长想要的吗?这些结局能代表这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成功的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家长不应该把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才是最重要的。

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珍爱生命

1、不杀人;2、不被杀;3、不自杀;4、健康的身体;5平和的心态。

这个首要任务当然不是教育部颁布的,而是我自己瞎琢磨的。过去的应试教育,被很多人称为“缺德”教育,因为它只注重成绩提高,而不注重德育培养。现在,我们的孩子处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过渡时期,在座的家长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尤其是就读于洪三小的学生家长,更应该感到自豪。因为以苏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补充完整),恰恰弥补了“缺德”教育中的“德”!像学校组织的国学经典的学习,读书节的开展,《弟子规》的熟诵,这些都是弥补缺“德”教育的具体行动。

上周五参加学校的家委会会议,我们聆听了苏校长畅谈书礼文化的教育思想,感觉很有必要。“小孝星”的评选活动,更值得深入地开展下去。《弟子规》中不是说了嘛,“首孝悌 次谨信”;儒家《孝经》也写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只有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孝,什么是德,怎么做才是孝,怎么做才有德,然后我们才能对孩子进行科学合理的文化教育。孩子不孝、孩子无德,大谈特谈文化教育,那好比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们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让孩子坚强勇敢地面对,更要珍爱生命。让孩子懂得、牢记: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生命都没有了,一切的一切都将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改变孩子从改变家长开始

每个孩子都在优秀的路上。这个观点,是我在上次的家长会上提出的,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认真地思考过?或许有的家长会唉声叹气,“我的孩子不行,论学习学习不行,论习惯习惯不行”,那我又要问了:“孩子的习惯为什么不行?好习惯,完全取决于我们家长是否在幼儿时期、学前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地引导。”当你抱怨孩子做作业不专心时,你是否想起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你却在专注地看着你最喜欢的电视剧,虽然你把音量调到了最低;当你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时,你是否也想过,你已有多久没坐在书桌前,静静地品味文字给你带来的快乐了?所以,喜欢抱怨的家长不要抱怨了,只要孩子出现了问题,就说明我们家长出现了问题,根源在我们,而不在孩子。

孩子们已经够辛苦的了,一边要完成繁重的学业,一边还要接受老师的管理、家长的管理,自觉性较高的孩子还得逐步学会自我管理,你说他们辛苦不辛苦?说实话,孩子们真的很辛苦!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我们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心平气和地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心灵和心灵之间搭建一座畅通无阻的、没有代沟的桥梁。什么是心心相印?如果父子(女)、母女(子)之间的关系融洽到亦朋亦友的程度,那还有什么难题不可以迎刃而解呢?甚至说还会有什么难题呢?

“三心二意”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快乐成长的助力器

今天再次谈及“用心、耐心和恒心”,有点老生常谈了。我担心各位家长厌烦,所以又稍微增加了一点点儿新的内容,称之为“三心二意“的家庭教育。三心是指“用心、耐心和恒心”,“二意”就是指在进行家庭引导时“教的随意”、“ 学的乐意”。

用心,不但是指家长要用心地去学习,而且还要用心地去观察孩子、用心地去发现孩子、用心地去探求正确的引导方法、用心地去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成长。用心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时时刻刻,要认真、要留意,要用心力。

记得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到洗手间好长时间还没有出来。我悄悄地走过去,推开门,看见她坐在座便器上,两眼盯着自己的双脚,不断地上来下去地练习,我禁不住问:“宝贝儿,在干啥呢?”孩子不好意思地抬头看看我,回答说:”爸爸,我在练勾绷脚呢!”就是通过孩子的这样一个动作,就是通过孩子说的一句话,征求孩子的意见后,我便在市少年宫给她报了舞蹈班,开始学习舞蹈,这一学就是6年,而且一直坚持到现在。事实也证明,我当初的用心发现和选择是完全正确的。虽然我的孩子将来未必从事舞蹈专业,但我坚信,舞蹈带给她的乐趣、舞蹈给她建立的自信,将是她终生享受不完的、一笔巨大的财富!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什么?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自己的认识。

耐心,其实就是要有耐性,要不厌烦。引导和培养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有耐性。有些习惯、有些知识、有些方法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可能很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有时真的很难理解。

近期一直帮朋友带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学前教育的欠缺导致孩子不是很适应。记得刚开始学习写拼音的时候,孩子总是耐性不足,随意性有余。把aoe各写一行的作业足足用了一个小时45分钟的时间。期间她是写了擦,擦了写,我说我的,她写她的,不听我这一套。但我没发火,也没生气,就这样一直笑眯眯地鼓励着孩子:“加油!加油!大爷相信你写的下一个拼音一定比这个拼音更漂亮!”

有耕耘才会有收获。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培养,孩子各方面的习惯在逐步好转,虽然成绩还是不尽人意,但有了好习惯还愁好成绩吗?况且我还知道,正确地运用赏识教育,孩子至少可以提高20%的分数,提高50%的能力。

恒心,就是要专注地去做我们认为应该为孩子做的、值得我们为孩子去做的事情,不要轻言放弃,要用持之以恒的毅力去坚持。判断一个人将来成功与否,不是看他的能力大小,而是看他能够坚持多久!

据我观察,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长们都比较用心,也有耐心,都在为孩子的点滴进步而努力付出。而当孩子读到二年级或是孩子取得些许成绩以后,部分家长就开始松懈了,或说不想坚持了。之所以出现部分上学初期表现突出的孩子后来被看似“落后”的学生拍在了沙滩上,是因为他们的家庭引导没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单从学习文化知识方面来讲,我还发现,部分家长的家庭教育和引导,仅仅局限在期中考试(家长会)以后、期末考试(家长会)以前或自己心血来潮时,这三段时间抓得特别紧,也特别有耐心。当过了这几个阶段,或说三天的热度过去以后,就任孩子自由发展了。

这种没有恒心的家庭引导,不但没能孩子带来半点好处,而且给孩子造成了一种错觉:大人都能半途而废,何况我们小孩子呢?请别忘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养不教,父之过”,其实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教,还有做。言传身教,身教更要重于言传!

“二意”就是“教的随意,学的乐意”。教,针对的是家长,教的内容要随意,教的时间要随意,教的地点要随意,也就说要随时随地准备教,当然这种教绝对不是指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是针对孩子,要让孩子乐意学,学得乐意,办法无非就是找孩子感兴趣的、建立兴趣的,或是正在享受乐趣的。孔子不是“曰”过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才是孩子最佳的动力。

新学期开始后,女儿在学校报了“奥数社团”,有时间的时候她总是喜欢抱着那本教材看,我也一直想找个机会考考她,可总是感觉时间不合适,她也未必会很乐意地配合我,孩子嘛。于是便一拖再拖。什么叫抓住机遇呀?

恰巧前两天孩子学了方程,回家让我出道题目考考她。哈哈,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奥数方程一锅炖吧。我随手打开电脑,在文档里找出了准备了N久的几道题目,打印出来,让她挑战一下。其中有这么两道:①速算600÷125=②院子里有一群鸡和一群兔子,共有100条腿。已知兔子比鸡多一只,求有多少只兔子?有多少只鸡?(讲解略)

就是在这样一种非常融洽、非常随意地环境中,孩子很乐意地去做了5道数学题,题目不多,但收获很大,比我们逼迫孩子坐在桌前做一份试卷的效率高得多。有人不是说过嘛,“教的最高境界是心平气和,受教的最高境界是心服口服。”

我个人认为,当孩子拥有了一个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等),提高学习成绩就成了最简单的一件事情。并不像有些家长想的,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难于上青天。赠你一句话:提高学习成绩,功夫在学习之外!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真正掌握了家庭教育的灵魂,你对孩子就可以做到“宽严有度,收放自如”。假如你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甚至说是没有这个功力来进行家庭教育,奉劝你千万不要让你的孩子信马由缰、任其发展,因为这样会断送了孩子的美好前程。你完全可以找一个有责任的、信得过的朋友或专家祝你一臂之力!

最想说的一句话放在最后:您的孩子很优秀,良好的家庭教育会让您的孩子在优秀的路上越走越出色,越走越快乐!家长朋友们,加油!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各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