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伦敦剧评之:Downstate《下州》英国国家剧院2019.3.30

(2019-04-02 01:24:57)
标签:

英国

戏剧

评论

剧评

伦敦

分类: 伦敦随笔
周六去NT(英国国家剧院)看了美国剧作家Bruce Norris 写的新剧《Downstate》(下州),讲的是四个性侵儿童的男(犯)人居住在一套被监视看管的公寓里,有一个当年被性侵现在已经长大结婚生子的男人来这里寻找那个性侵他的人(如今已是坐在轮椅上风烛残年的瘫痪老人)而引发的故事。这个题材虽然看起来有点古怪,但因为没有人写过,所以我抱着好奇的心态去看了这个戏。

伦敦剧评之:Downstate《下州》英国国家剧院2019.3.30    
整个戏两个小时左右,分为上下两幕。第一幕是被性侵的男人来探访老人,但没说几句话男人就心理上受不了,和妻子匆匆告辞了。四个犯了同样罪行的男人开始聊天,他们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就是都不认为自己当年的行为是犯罪,而是“爱情”。对一个男性儿童产生的“爱情”。其中有一个“爱”上的居然是自己的女儿。稍后,政府监管部门派来例行谈话教育的女官员来了,她试图给这位多年前曾性侵女儿的父亲做心理上的疏导,然而父亲却死活不肯承认自己的行为是犯罪。两人争辩了几乎整整大半场戏,最后第一幕在女官员毫无进展的谈话结束后落幕。
实话说,看这个第一幕的时候我几乎都快睡着了,因为毫无剧情,而且对话都太无意义,演员的表演也让观众感到枯燥。幕间休息的时候我甚至都还想过要不要退场算了,好在那是个星期六的下午,我早早地退场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于是我就继续耐着性子,打算还是把戏看完。
令我惊讶的是,第二幕的戏居然大放异彩,和第一幕相比,简直不像同一个人写出来的。因为第二幕戏的重心终于回到戏剧本身来了:那就是,那位当年被性侵的男人离开妻子,独自又回到了这里,鼓起勇气一个人面对当年性侵他的老人,他12岁时的钢琴老师。从第二幕一开始,两个人的戏就开始针锋相对地胶着在一起,两个演员的演技也精彩无比,瞬间秒杀第一幕里的那三个男人和女官员。简单地说,整个第二幕就是发生在这两个人之间的,其他几个人起的都是串场和打断的作用。但第二幕这一个小时的戏却完全靠编剧的台词,和两位演员的演技撑住了场面,扣人心弦,精彩呈现。
全剧的结尾很简单,就是当最后两人情绪彻底爆发,已经长大的男人试图去揍那个让他一生都蒙上了巨大的心理阴影的老人的时候,劝架的两个男人无意中打开了那位性侵女儿的父亲所居住的房间的门,然后发现他竟然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自杀了。全剧就在这样的一片混乱中结束。

伦敦剧评之:Downstate《下州》英国国家剧院2019.3.30
整部戏看完,走出剧场,来到外面泰晤士河南岸春光明媚的河岸,坐在岸边的长椅上,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戏的第一幕为什么这么难看,第二幕又为什么这么精彩。这位美国剧作家,布鲁斯*诺里斯,还是得过美国普利策戏剧奖的作家,应该说功力不错,究竟是那里出了问题,他才会写出来这么一部前后差距这么大的戏。
最后我思考的结果是,很显然,在第一幕里,剧作家犯了主题先行的毛病。为了表现性侵儿童的男罪犯不止是一起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的犯罪现象,他刻意加入了另外三个完全与剧情主线无关的男人,造成了第一幕里根本没戏,完全就是女官员的空谈和教育,所以才会让人完全看不下去。
而到了第二幕,被性侵的受害者再次闯入,来找当年性侵他的老师当面对质,要他亲口承认自己当年对自己做出的猥亵行为,真正的戏剧性才出来了。因为这才是整个故事的重点。有了人物,有了人物的心理动机,戏剧冲突自然就出来了,戏也就变得精彩好看了。
所以结论就是:剧院不是法院,戏剧不是审判官演讲布道的地方,戏剧表现的是人性,展现的是人物性格和人物内心的冲突,而不是政治正确的思想教育或者鉴定犯罪行为的法律条款。如果这位美国著名剧作家能搞清楚这一点,删掉整个第一幕,只保留第二幕作为一部独幕剧,再删掉最后狗血的自杀这个人为制造的假高潮,这个戏就可以算得上是真正完美的一出好戏。


2019.4.1.伦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