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宜霖:2018年度小说推荐

(2019-02-08 08:24:25)
标签:

文学

小说

书评

英国

2018

杂谈

分类: 混合理论 - Hybrid Theory
钟宜霖:2018年度小说推荐

事先说明:我住在英国,一本中文书都看不着,不得已只能推荐了两本我非常喜欢的英文小说,不要骂我不爱国。好在一本中文版已经出版,另一本的中文版权也已经售出,即将在中国出版。


第一本:《Milkman》
《送牛奶的男人》,Anna Burns/安娜·伯恩斯,Faber & Faber出版社,获得2018年英国布克奖


在介绍这本书以前我必须要说明一句,就是近些年来我对英国布克奖评出来的书都很不喜欢,但今年这本却让我大为惊讶,赞不绝口。在书店翻开这本书时,整部小说的第一句话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而在读完第一页后我已经决定要买这本书了。所以好的小说就是这样,见字如面,只需一页就足以显出一个作者的功夫。从这本书的第一页你就能明显地感受到能这个作家开篇布局和运用文字的功力。
《Milkman》讲述的是在北爱尔兰“the Troubles”战乱时期,一个18岁的女孩被一个昵称为“milkman”的41岁男人性骚扰的故事。作者安娜·伯恩斯是一位现居英国的爱尔兰女作家,1962年生于北爱尔兰,高中毕业,没上过大学。她36岁才开始写作,二十年来总共只写了三本书。在今年出版的《Milkman》获得布克奖之前,她穷困潦倒,身无分文,住在政府提供的福利房里,靠领取失业救济金度日,连冬天的暖气都是靠暖气公司免费资助的,甚至还去food bank领救济食物。我这番描述毫无夸张,都是她获奖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自己说的。当记者问她获奖后准备怎么支配5万英镑奖金的时候,她说:“我得先拿去还债,然后我还得赶紧去通知失业救济部门,告诉他们我不需要再领(每周73英镑的)失业救济金了。”有的记者还以为她是在开玩笑,其实根本不是。
我说这些并不是在为这位未婚并且穷苦的女作家打苦情牌,因为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小说有多么地好。说一千道一万介绍作者的背景都没有用,小说写得好,这才是王道。我甚至可以说,这部小说从开头的第一个字,第一行起,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无比精彩,令我惊叹、佩服,个中奥妙只能请各位读者自行去体会。在读到她这本小说的第一页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过去几年布克奖评出的得奖作品都让我感到失望,而今年这一本却让我如此惊艳,原因非常简单:这部小说可以说完全颠覆了布克奖以往的评选标准。英国人把这本书称之为“实验小说”,但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可以称之为“小说”的我们今天当下的小说。用今年布克奖评委主席阿皮亚(Appiah)的话来说,那就是:“我们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的东西,它具有无法想象的独创性……阅读这本书就好像攀登高山一样,虽然最开始你会感到很困难,但最终你会看到宜人的风景。”



第二本:《撒丁岛》 
汤姆·麦卡锡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年03月出版


虽然汤姆·麦卡锡的第一本小说是2005年出版的,但我直到2018年才因为《撒丁岛》中文版的出版第一次接触到他的作品。主要因为他是个实验小说家(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先锋小说家,但是先锋小说这个词在中国已有其他的意义,所以只能改称为实验小说),如果不是《纽约书评》上扎迪斯密斯的一篇书评把他的处女作《记忆残留》称赞为过去十年来她读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像他这样前卫的小说,是永远也不可能爆红,甚至有什么大众读者的。
我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例来说,《撒丁岛》这本小说讲的是企业人类学家“U”接到了一份工作,要他撰写一份“大报告”,用包罗万象的数据完整地总结今天的这个时代。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彻底迷失在了各种大数据的幻影里,他试图将数据整合成某种有意义的符号的努力也将失败。在《撒丁岛》中文版出版的访谈文章里,访谈的是这本书的中文译者,然而有趣的是,就连这位中文译者也不得不说,就连出版社的人也不是很能看得懂这本小说的,然后他又说,因为麦卡锡的小说就是在讲“不懂”。
除了翻译看不懂,麦卡锡的小说在豆瓣上更是一片哀嚎,各种吐槽说看不懂,说不知道这个小说家在写些什么。当然了,对于中国读者的这种反应,这绝不会是麦卡锡本人的意愿,然而在我这个中国人看来,这样的情形却是一目了然:对于几十年来一直被教育成“看小说就是看故事”这种阅读习惯的中国读者来说,麦卡锡这样的前卫小说,他们当然不可能看懂,甚至根本无法接受。
不过,不要说中国读者们看不懂,就连英国各大出版社的文学编辑们也看不懂他的小说。在麦卡锡成名以前,他花费了整整五年时间为他的处女作寻找出版社。而且不仅是英国传统的老牌出版社们不肯出他的小说,连那些非常注重文学性的独立出版社也不肯出版。最后他被逼无奈,好容易才在法国找到了一家非常小的独立出版商,给他的处女作印刷了750本,而且都没有在书店里卖,只在一些文化展馆和画廊里出售——够边缘了吧?一个不出名的作家为了出版一本书落魄到这种地步,也真是可以了。
好在,由于扎迪史密斯的大力推荐,如今的麦卡锡已经成为了英国出版界炙手可热的先锋小说家。2015年《撒丁岛》在英国出版的时候,不仅获得了布克奖的提名,还进入了最终决赛的短名单。所以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虽然我喜欢的这些作家和这些书,都是被大众读者(甚至文学编辑)无法接受或者完全看不懂的小说。没关系,正如同阳春白雪,流水高山,书,本来就是给那些懂得欣赏它的人看的。



2019年1月10日,伦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