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伏住烦恼?

(2009-01-05 10:25:04)
标签:

杂谈

 佛号如何能伏住烦恼?烦恼的念头才动,立刻就用一句“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取而代之,这个念佛功夫就得力。
 换句话说,烦恼习气起现行,你念佛功夫不得力,是你念头随顺烦恼,没有随顺佛号,你不会用功,你不会念佛。
 会念佛的人,哪有伏不住烦恼的道理?念头才起来,古人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么叫觉?佛号就是觉,立刻将佛号提起来。净宗法门殊胜,就殊胜在此地。

    天台家也有方法,这个方法叫“五停心观”,是帮助我们修清净心,帮助我们伏烦恼的。它有五个办法.
 第一个“不净观”,断贪心,这个方法好。不但是观身不净,你看看身体,住在新加坡一天不洗澡,身上气味就好难闻,有什么可爱?再看看我们的生活环境,哪一样不污染?水污染了,空气污染了,这娑婆世界有什么可爱的?所以你对于自己身体,对于外面环境,那种贪爱的念头你就会断掉了。现在讲不净观,比古时候殊胜太多了,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统统不净,非常明显的不净,污染,严重的污染,浊恶到极处,不但我们对身体没有贪爱,对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不会生起贪爱之心。这个社会这么乱,我们吃的,我们吃蔬菜,素食,蔬菜都有农药。听说米都掺着化学粉在里头,那个米好看。李老师从前说,我们现在过的什么日子?三餐服毒,吃饭是服毒,所以生起奇奇怪怪的病,病从口入。不净止贪心。
    第二是“慈悲”,慈悲止嗔恚心。也就是说常常要培养自己的爱心,爱护一切众生,不但是爱人,爱护一切众生,把嗔恚心换过来。
    第三是“因缘观”,因缘观能破愚痴心,能破痴。佛教给我们观十二因缘,观十二因缘确实能够破我们的愚痴观念;这是讲断贪嗔痴。
    第四个是教我们“观十八界、观五阴、观十二处”。这些观法能够破我执,能够破我见。但是这一条的观法,跟前面的因缘观法很接近,所以天台宗以后的这些大德们,他们把这个观法换成念佛,就是“观佛观”。因为念佛确实能止一切烦恼,是个好方法,改得好,改得没错。
    可是这个佛要会念,最好念佛的意义要懂得,方法要清楚,理论要明了,境界最好也要知道,你就会欢喜念佛,你知道怎么念佛,确确实实能得不思议殊胜功德的利益。你念佛没有得到好处,是你对于理论、方法、境界不明了。这个不明了,就是有口无心,那个得不到什么好处。古人讲得很好,“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古人都说过,说这些话的人都是过来人。所以我们要懂得理论方法境界,而这些理论方法境界都在这部经上,这部经你念透了,你都明白了,你就会很欢喜念佛。不但这一生你欢喜,生生世世都欢喜,你会觉得念佛才是大受用,念佛是真正的大善利。哪个人不求利益?谁不想学善、学好?善中之善,利中之利,无过于念佛。我们今天念佛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就是因为道理方法境界一无所知,所以这一句佛号念得不如法,不如理、不如法。你要想如理如法的念佛,不听经不行,不学《无量寿经》不行。学《无量寿经》,听《无量寿经》,就是精进,一门深入。
    五停心最后一个是“数息观”,数息是断散乱心,帮助我们得定。实在讲,在念佛上计数,我们计数念佛,你用念珠计数。计数念佛,就是数息观跟念佛合在一起。古人有不用念珠,用心计数的,也是好办法,这都看各人自己的方便。
 用念珠是有很大的好处,念珠,我们不是念一句佛号拨一个珠子,这样摄心比较困难。怎么念法?念三声佛号拨一个珠子,就容易摄心;不是念一句佛号拨一个珠子,念三声佛号拨一个珠子。三声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是说“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阿弥陀佛三”,那就错了,那里面就有夹杂了。数字很清楚,数的念头没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很清楚,三声拨一个珠子,容易摄心。
 现在很多同修,念佛这个心还是摄不住,心还是散乱,你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五停心里面的数息观跟念佛结合在一起,你不妨试试看,会有效果。总要想方法对治自己的烦恼习气,然后真正是以真诚、清净、平等心念佛,果报就殊胜,我们往生净土,不只在五品位,还会往上提升,这是决定得生净土的要素、因素。“闻是法已,得大善利”,这个大善利里面说不尽的,不但我们没有办法讲清楚,诸佛如来都说不尽。——节录自净空法师《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