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拜佛 |
分类: 一行学佛 |
「精进」是度懈怠、懶散的,懶散是大毛病,不是小病。治这个病要真心去忏悔,而忏悔的方法,许多古大德是用拜佛的方法。净空法师初学也是用此方法,这是忏云法師教給他的,每天拜八百拜,天天拜,连续拜五个半月,拜了十几万拜。这是治病,把自己的精神振奋起來,身体也強健了,所以拜佛是最好的运动。初学人一天最好能拜三百拜,早晨拜一百拜,中午拜一百拜,晚上拜一百拜。并不耽误时间,而运动量也足夠了。
拜佛宜从佛制,其拜法与俗制不同,兹将拜法详述如下:
(一)两手(十指并拢)和掌(斜向上)当胸,站于蒲团之前,
两足作八字式,左右足 跟距离约二寸左右,足尖距离约八寸;
(二)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中心;
(十)以左掌离蒲团,置于胸前如合掌之状;
(十一)以右掌用力撑起(两膝同时离蒲团),合于左掌当胸,此为一拜,至少三拜,多则以三数迭加,如六拜、九拜、十二拜等。
礼佛有七种者
一、我慢礼:谓依位次,无恭敬心,五体不具,如捣碓然。
二、唱和礼:谓心无静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惰心疲,盖心散而口和也。
三、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无厌怠。
四、发智清净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佛,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盖诸佛法身融通故。
五、遍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礼法界诸佛。
六、正观礼:谓礼自性佛,不缘想他佛,以一切众生,各有平等佛性故。
七、实相平等礼:谓上六种,有礼有观,自他两异,惟此一礼,无自他分别,凡圣一如,体用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