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读《金刚经》之二
经名解说
《金刚经》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简称。
金刚——最坚、最明、最利的法宝,能破一切而不被一切所破。在佛法里代表罕有的宝物。如金刚宝、金刚杵。也用来比喻具备坚利性质的人或佛法,如金刚三昧、金刚力士等。
世间的金刚石:其一,最坚固。物质结构稳定,不易起化学反应;其二,最明净。通体明净,外物不能染。其三,最锐利。硬度极强,能破坏金属、石材等坚硬之物而不被所坏。
本经就是以金刚的三种之最的属性,来比喻这部佛经所说的道理。
一,以金刚比喻这部佛法特别坚固,不易被破坏。
二,比喻佛法的智慧光芒和悟道的真心,纯明不染。
三,比喻佛法的作用锐利无比,能破种种烦恼。
般若——精深微妙的大智慧,梵语是“妙智慧”的意思。
世间普通的聪明和智慧≠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远远高于其上。
般若是指能够认识道,证悟道,了脱生死烦恼,得道成佛的这个大智慧。是属于道体上的根本智慧。
大乘佛法把般若分为三类: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
般若与大悲心的结合,就是菩萨智慧。
波罗蜜——“到彼岸”的意思。
按照佛法解释,凡夫的境界是此岸,圣人的境界是彼岸。河水代表着种种的烦恼,而波浪代表着我们的贪嗔痴、爱恨愁。船就是佛法。
我们按照佛法修行就是:坐船从此岸到达彼岸。
到彼岸的方法可归纳为六种,也叫六波罗蜜,简称六度。即: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度比喻修行中的船桨,修行中他们作为动力。般若比喻船舵,表明智慧指引着修行的方向。六度缺一不可。
经——贯穿众生与佛法的线。梵语“修多罗”,直译就是线,有贯穿、集结的意思。
一切佛经,取名的原则有七种:
人名、佛法、比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
本经是佛法和比喻的叠加,属于典型的法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