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批驳郎咸平一派胡言的“暴涨”论
图腾镜
前天,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博士在深圳某珠宝交易中心演讲时,大放厥词说:“深圳、广州将会成为继上海、杭州房价‘暴涨’之后的下一站”。在不了解深穗楼市成交的实情下,郎咸平武断妄下房价“暴涨”论,纯属一派胡言。
镜子猜想,老郎放出房价“暴涨”论,难道是出于炒作需要?房价是否“暴涨”似乎与珠宝也没什么关联。难道老郎在演讲前吃了“苍蝇”,想让地产市场轻而易举的将“专家乌纱帽”打落下来?
我们无需耗费太多的口舌争辩老郎抛出“暴涨”论的目的何在,关键是必须搞清楚深圳、广州两地的房价是否在近期内出现暴涨?
郎咸平认为,今年4—5月,上海、杭州楼市疯涨,交易量大幅增长,这就是大量避险资金进入楼市的原因。从上海、杭州楼市情况来看,市中心的高价楼盘被推高,这显然不是为了住房,而是为了资金避险。
根据统计,全国的楼价都在下跌,土地成交价格也出现下滑,一季度全国35个城市,其中19个城市地价是在下跌。九成的城市地价下跌了近四成。类似于上海、杭州的这种不正常的楼市现象,在深圳、广州即将出现,现在似乎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镜子不认同深圳、广州的房价在近期内将会出现“暴涨”。首先看看深圳和广州今年楼市的成交现状:国家出台了一揽子降低楼市交易成本的政策,广东省也出台了“粤15条”,用于刺激地产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其效果已经在楼市交易量增长上有所体现。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4月广东省房地产投资同比指数虽然呈现继续下降趋势,但降幅比一季度缩窄1.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则出现持续回暖迹象,全省前4个月商品房销售同比增长40.8%,高于全国增幅23.3个百分点,也高于首季本省38%的增幅,销售金额则增长了46%。其中,深圳市商品房前4月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了160.1%。
虽然4月份广州和深圳新房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了6.7%和8.8%,但与3月份相比则上涨了2.1%和2.0%,环比涨幅在全国70个城市中居头两位。其中,4月深圳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3.3%。
从销售市场一线资料显示,深圳、广州前4个月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低价楼市区域,深圳的成交70%集中在关外性价比较高的区域,广州的成交也偏重于较为边远和低价楼盘。
镜子认为,有两大原因催促了今年楼市成交的反弹:一是、目前购买房子的按揭、税收等交易成本较低;二是、两地部分地区的房价经过08年的回落,基本调整至买家可以接受的触底价位。目前90%的买家为自住需求客,房价一旦被调高,销售立即放缓。据在线销售代理公司统计,仅有10%的投资客进入一些热区的小户型楼盘,买方市场尚未涌现大量的投资客。
也就是说,楼市在没有政策过度调控影响的情形下,单纯依靠自住需求支撑成交,不足以将房价推得太高。房价出现“暴涨”的市场前提是: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楼盘推出,“日光”销售成为普遍现象,市场需求特别旺盛,且有40-60%的投资客掌控楼市,才有可能出现房价“暴涨”。而深圳只出现了个别“日光”销售楼盘,并没有形成普遍的“日光”销售现象。
当投资客尚未大量出现的时候,郎咸平信口开河说房价即将“暴涨”,是即兴“拍脑袋”的说法,是对市场不负责任的“误导”,完全有失公允。
郎咸平同时认为,目前整个经济面临的两个根本问题即投资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4万亿刺激内需的资金,60%的用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于产能过剩没有半点效果。40%的资金流向企业,多数又集中在国有大型企业手中,仅有13%的资金流向民营大型企业。
在实体投资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企业拿到这么多钱,无法进行实体投资,部分资金尤其是从银行流出的资金就会进入虚拟经济。这也就造成股市、楼市出现回暖的假象,并不是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根本改善和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所推动的。
郎咸平真是愧为当代的经济学家的枭雄,也许投资环境恶化和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是正确的,但是,镜子要试问,哪个国企“老板”可以随意调拨贷款资金进入楼市炒楼?更何况银行也会监控该资金的去向。国企“老板”均为委任和派遣制,与民营企业老板调拨资金程序有着本质的区别,国企对企业资金安全调拨和管理均有相当严格的审批约束制度。
退一万步说,倘若国企“老板”第一天将富余资金调入楼市炒楼,可能第二天就会被主管人事的单位就地免职。还有哪个老板敢用“管辖权”作赌注?不是吃饱撑了,就是想找死。即使有13%的资金流向民营大型企业,挪用这些资金进行炒楼,用很长时间去赚取杯水车薪的利润更是荒谬到极点。
镜子斗胆批驳老郎先生认为的深圳、广州房价近期内将出现暴涨之说,是不了解市场子虚乌有的意淫行为,毫无市场支撑依据可言,根本不会存在“暴涨”一说,正说明了老郎已经被到处演讲的“稿酬”利益冲昏了头脑,“暴涨”推断停留在取悦“眼球”的纯理论上,完全与市场远距离的脱节了。
摄影/文 图腾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