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下行市场中的七剑攻略

标签:
房产 |
今年地产市场是受政策调控及金融海啸双重“轰炸”最惨烈的一年。传统媒体、网络资讯里喧泄的“房价大跌”、“成交萎缩”、“资金断裂”、“拖延开工”、“ 放缓施工”、“业主维权”、“地产蹦盘”等闹腾最狠的字眼不绝与耳。
的确,08年在地产“下行”市场中度过了非同寻常的一年,深圳地产更是在预测成交下滑60%的苦难日子中煎熬,年末2个月,楼市出乎意料的出现买卖飘红的“暴动”,11月,深圳奇迹般的出现6435套的高量成交答卷, 12月,预计成交业绩不菲,舒服的飘喘着“回暖”的气息。
乱世出英雄,也是地产“非常道”的潜规则。这一年,地产营销从业人员为了推动成交量,前赴后继的“抛头颅、洒热血”,白天奔赴第一现场,夜间苦思冥想深挖营销破冰之计,体现出地产从业者的敬业和专业精神。在这场生死攸关的地产运动中,有七大地产攻略剑法可圈可点:
攻略一:嘘头特价到全城特价
年初,万科敏锐的嗅觉到地产冬天即将来临,率先在第五园举起降价牌,由原先的15000元/平直接降至片区底价11500元/平,一夜之间降幅高达23%。金地梅陇镇、中海大山地等项目迅速跟进“降价”,业界一片哗然,地产呈现混乱之势。
“降价”是地产游戏规则里极为敏感的行为,过往的理想定价策略是“低开高走”,市场急转下行至“高开低走”,买卖双方都难以承受。不降,卖方的日子倍受煎熬,降者,则不可避免的引发前期高价买家的“反叛”。降与不降,成了矿日持久沉淀在开发商心中的“重症”。
中小开发商担心处理业主“风波”的复杂性,不敢轻易涉及“降价门”,于是,尝试性的小举“特价”牌,起初,卖方的“特价”仅为寥寥数套的“边角”房,一个项目的“特价”房最多不超过5套,玩的是营销手法里典型“嘘头”。
试水折腾几下,卖方尝到了“特价”房催化成交的甜头,特价房渐渐的蔓延了起来,楼市被“特价”淹没,全城特价会演成集体变相降价的事实,11月15日,在特价的激烈会战中,深圳日成交467套,摘取了3年单日成交最高桂冠。
攻略二:定金翻倍穿梭楼市
去年以前,红树西岸不但拒绝直接上门的看楼客户,而且必须预先交纳8万元的定金方能看楼。这一现象,引发行业爆议,换句话说,红树西岸把非资金实力客户拒之门外。
事实上,深圳形成看楼“下定”态势,已经有了好几年历史,不同的是,一般项目先看楼,再下定,其定金用于开盘优选并抵冲,不买则退定。而红树西岸却把“下定”进行了前置,反其道而行,也是一种炒作的方式。
在地产交易过程中,只有“下定”才有可能把控成交结果。随着市场的疲软下行,让看楼者“下定”变得难以推动。中粮澜山的某销售经理直言不讳:“下行市场中,客户的选择面较宽,让买家在售前下定,是难上加难。”一言击中下行市场要求“下定”的艰巨性。
中国有句古话:“上有招式、下有对策”,买家既然不愿意下定,营销人就必须研究发标诱惑之网,让买家自投罗网的“下定”。于是,营销人出招:下定1万,1个月将自动变成2万,10个月不开盘,定金有效的变成10万,定金每月自动递升1万元,也有的是定金1万,成交即可冲抵5万房款。此招一出,可谓一呼天下应,定金“变戏法”穿梭全城楼市,众多楼盘效仿此招“逼”着买家“下定”,君不知,此招实为“羊毛出在羊背上”的诱惑营销手法。
攻略三:经济学家论坛吸客
前几年,楼市惨淡时,营销操盘手主动使出:名角主持、明星、运动健将捧场、亲子活动等“活动营销”,用来吸引眼球或刺激销售。今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后,开发商将所有的“活动营销”浓缩为一根筋式的“经济学家论坛”。
郎咸平莅临万象天成、易宪容来到澳城、经济学家轮番的论坛半岛城邦等等,铺天盖地的经济学家把深圳玩转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经济学家吆喝和证言“房价不会再下滑”、“投资房产最稳妥”云云。
攻略四:改头换面重出江湖
年初,众多高价楼盘被调控政策“打脸”洗礼后,销售一蹶不振,开发商将项目代理公司、广告公司统统换掉,重新策划项目定位、重新寻找新买家,并一次性将房价进行下调,武装一切可以武装的力量,摒足力气,让项目“改头换面”的重出江湖。
澳城先以“春雷行动”炮轰市场,城市山林将“山”再次升华,用来刺激买家。即使是价位一直很坚挺的星河丹堤,在近期内也出现大幅“降价”的调整,近3万元/平的单位,最低降至12000元/平,这样的降价实属破天荒的无奈之举。
攻略五:追加投入保销量
市场下行期,买家越发挑剔项目的品质,开发商主动出击追加投资的“升级计划”,以便更好的打动买家。万科东方尊屿出资6000万实施“凤凰行动”,改变主入口的设计、改变垂直交通、增设天际泳池等;金地梅陇镇也宣布追加2000万元的投入,改善小区配套设施等;澳城将不满意的空间“砸”掉重新“贴金”。如此巨资的投入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畅通的销售量。
攻略六:白猫黑猫PK上阵
市场成交持续萎缩,一家代理公司已经无法完成开发商预先制定的销售目标,于是,今年起,众多项目冒着代理商因为利益纷争出现的“矛盾”风险,引进多家代理公司驻扎销售中心,全副武装上阵PK卖楼,二、三级市场联动销售,管你出现什么矛盾、管你是白猫、还是黑猫,只有抓到“老鼠”才是好猫。似乎联合销售成了今年的“流行词”,也成了代理商的痛苦“标签”。
攻略七:弃卒保将再生产
一年内,很多品牌开发商在同一个城市开了多个项目,甚至在全国其他城市有十几个项目同时上马,如果销售业绩持续不良,那么,资金一定吃紧,也就是网络上狂飙的“资金断裂”。
品牌开发商因为家大业大,不得不“弃卒保将”寻求扩大再生产,割肉式的将位置较为偏僻、品质稍低的项目进行“降价”,刺激市场购买。万科清林径、中海大山地等项目降至市场最低谷价,实施大甩卖,回笼足够的资金,用于更好的高端项目发展。
诚然,地产乱世中,地产剑法远不止以上“七招”,不管你使用了何种策略、何种方式、何种伎俩,总之,推动销售才是最终需要的结果。武侠小说中,剑未出鞘,剑气一闪,对手已经“一命呜呼”,才显炉火纯青的最高剑法,但愿,在明年尚不明朗的市场里,地产江湖里出现更多、更猛、更狠、更精、更准的高超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