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野菜

(2013-04-07 09:32:02)
标签:

野菜

杂谈

分类: 乡村旧曲

引子:前篇博文的青餜,引了亲们的追问,是艾叶做的吗?答案是否定。是哪种草?可惜回评无法贴图。于是萌发了专门弄篇野菜的念头——有图有真相。小渔出门前特地叮嘱了,让我把野菜馆开出来,她要来捧上几场。

 

有网友曾写下中国人强悍的一天:早上,买两根地沟油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吃完开锦湖轮胎的车去上班。中午,瘦肉精猪肉炒农药韭菜,再来一份人造鸡蛋卤注胶牛肉,加一碗石蜡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石膏豆腐,回到豆腐渣工程房,开瓶甲醇勾兑酒,吃个增白剂加硫磺馒头。饭后抽根高汞烟,去地摊买本盗版小说,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窝。

上面最段话未必都会遇上,但是食品安全人人自危已是不争的事实,你我他都变成了惊弓之鸟,尽管可能“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提防不法商人丧心病狂的“下毒”之举,但众多唯利是图丧尽天良的食品生产商的恶行总是超乎公众怀揣的“恶意”所能覆盖的想象范围。整天为一日三餐担惊受怕的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但是你不能起来,奈能若何,就算不吃不喝,但连头上的空气脚下的土壤都已统统败坏,你能逃得哪里去?

不吃不喝显然不可能,吃自家种的菜自家养的鸡,也只是少数人的可能。吃什么东西最放心,有人说笋……但如果这片竹林附近是垃圾场,流淌的水是被污染的水,你还敢吃这样的笋吗?

除非是深山的野笋……野笋属野菜一款,这就扯到了本文的主题上来,泱泱中华,大江南北,可以食用的野菜有700多种。如果你认得几十款,倘哪一天被万恶的新社会像白毛女一样被赶到深山里去,至少凭着对野菜的认知能力,也能生存下来。

我的童年生活全在乡村度过,好像肚子总是饿着,于是不得不找各种野菜、野花、野果来填饱……以至于现在内心始终潜伏着一个要命的冲动,那就是一见到土地上的绿意,一刻也不犹豫地立刻踩上去,坐下来,而赤脚轻触土地的一瞬间,心头霎时漫过一阵阵的震颤和回潮般的温暖。

拙文里列举的野菜大部分是我挖过的、吃过的,小部分虽没挖过吃过但从书本上或其他途径获得的。

 

需要强调几点:

1、野生的东西,偶尔吃吃好。经常吃的话一是不大可能,二也未必有利于健康。

2、野菜不等于绿色食品,马路边、化工厂或垃圾堆边的野菜不要采;田间地头的野菜,也有可能农药残留较高而不宜大量食用。

3、不认识的或认识模糊的野菜千万别乱采,尤其要避开外观鲜艳的菌类,最好是在有经验或有传承的人直接指导下采摘。

4、野菜与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药、磺胺类药或易过敏者慎重食用;

5、野菜最好现采现吃。野菜上也许会残留一些虫卵,放置过入,虫卵可能会孵化,污染野菜品质。烹饪野菜前,最好用热水焯一到两分钟,再用清水浸泡两小时以上。

 

 

1、荠菜

第一盘菜,显然要献给荠菜。因为荠菜是我挖得最多的,甚至到现在每到春来,还在挖。包饺子,烫麦饼,是极好的馅料。另外,可以做羹汤、炒肉片、直接光炒、捞水凉拌等。

    荠菜主要吃的是幼嫩叶。一般冬天,开花之前采摘。春节期间很是流行。
    另外,没有经验的人采摘荠菜往往出错,把其他野菜采入。
    荠菜对城市人来说很难在野地里辨认。

    荠菜形态一般分为两种,花叶与圆叶,花叶常见。花叶的荠菜容易与独行菜、碎米荠、黄鹌菜幼株混淆。圆叶的荠菜往往容易与鼠耳芥等野菜混淆。

    有俗语:到了三月三,荠菜可以当灵丹。

http://s4/mw690/496e3709g7c2c57968bf3&690

 

2、水芹菜

水芹也是经常采摘的一道野菜。水芹,伞形科植物,水生宿根。节短,茎秆微中空,微泡沫状。野生水芹比较低矮,一般10--30厘米以下。水沟里、池塘边、溪水边多有分布。整株食用。

注意采摘时要与毒芹、茴茴蒜石龙芮相区别,茴茴蒜蒜石龙芮都是毛莨科的。外形长得像。有毒。
    尤其是毒芹,有大毒,不十分清楚水芹植株形态的人千万不要误在低洼潮湿的地方采摘水芹,毒芹也会杂生在该种环境。

    传说苏格拉底就是被毒芹的汁液毒死的。阿加莎的《啤酒杀人案》的杀人工具也是毒芹。

    故而采摘水芹一般到有实水的环境。

    所以,不建议去市场买水芹,谁知道是哪个污水沟里采的

http://s14/mw690/496e3709gd9bb7477a11d&690

 

3、苦益菜

   小时候最喜欢采的是苦益菜(土名就叫益采),因为采益菜是件轻松活,遍地都是。最不喜欢吃的也是苦益菜,很耗油。没油难以下咽。那时拿来拌饭吃。吃得一嘴的苦相。

http://s14/mw690/496e3709gd9bb7ca208ed&690

 

4、马兰头

马兰头和苦益菜长得蛮像,但分别是两个科,不同类。苦益菜,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败酱草的别名。

马兰头,菊科。

但无论是苦益菜还是马兰头,在春天的田野里特别多,它们命贱,怎么长怎么活,春天里拎着个篮子去乡野用剪刀挑,一会儿篮子就满了。

洗净后一定要用水焯一下,否则吃起来又苦又涩。 

在我心底,还是苦益菜来得亲切多……虽然现在马兰头吃得更多

马兰头的吃法大家都熟悉

http://s8/mw690/496e3709gd9bb862a4837&690

 

5、泥胡菜

    我老家清明青团子的原料,菊科,二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别名糯米菜、剪刀草、石灰菜、绒球等。一般单株生长。老家人不叫泥糊菜,直接叫“青”。俗名更好,叫田青。

    它的色泽应该叫碧更妥当。

    制作过程极其繁琐,因此在我看来,口感也最好,最接近清明的颜色。

   天青色等烟雨,才作成青花瓷这般颜色。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而我等的也不是你,是接近于清明天空的清明馃。

http://s15/mw690/496e3709g7c2c5ac0ebfe&690用泥胡菜做成的青果,就是这般模样
http://s10/mw690/496e3709gd9bb97747e09&690
6、艾草

食用方法是做饼团、糕点等添加料,清明节专门用来做团子的起香料及染色作用。

制作方法:把野艾蒿或棉菜用开水掺熟,捞起去水,弄碎,加进糯米粉揉成团,做剂子。可作团圆、饼、饺子等糕点。

http://s9/mw690/496e3709g7c2c5d6853e8&690
艾叶做出来的青团子,颜色接近于芥末黄
http://s5/mw690/496e3709gd9bbaa2ee104&690

 

7、革命菜

革命菜为菊科植物,就是野茼蒿的嫩茎叶。

又名安南草。

因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前辈曾用它来充饥,故起名“革命菜。

《本草纲目》记载,茼蒿“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食用疗药。

http://s14/mw690/496e3709gd9bbacc103fd&690
8、蕨菜

最先长出地面的是蕨菜,蕨菜有一种山野里的清香。无论是清炒还是凉拌,或者干脆就是晒干了烧肉吃,都别有一番滋味。蕨菜性凉,可以治癌,日本就专门从中国大量进口这种野菜。

刚百度也发现说蕨菜会致癌

到底是治癌还是致癌,一字之差,差之千里

采蕨菜要与线蕨区分。且以芽头抱拳未散开为佳。

 

http://s1/mw690/496e3709gd9bbb287a4b0&690
9、马齿苋

马齿苋也是一种较常见的野菜,马齿苋在菜园的空地上随处可见,较常见的吃法是焯水后凉拌着吃,也可以用来炒鸡蛋,炒猪肝和猪腰,吃起来爽滑嫩鲜,

太阳花就是马齿苋的一种,学名大花马齿苋。

马齿苋一般采摘嫩头食用。马齿苋有酸涩味,采摘后需要过热水去味。可以炒鸡蛋、做汤、凉拌等。
清热解火,利尿。

采摘马齿苋的时候要与地锦相区分

http://s10/mw690/496e3709gd9bbb6947b49&690
10、通俗叫野葱,本地叫胡葱。百合科

汪曾祺多次提过的藠头应该是它的地下块根。根色白,作药用,名薤白。

胡葱小时也食过,炒鸡蛋,烙玉米饼。

没吃过地下块茎。

李时珍爷爷说:"其根煮食、糟藏、醋浸皆宜"。

http://s10/mw690/496e3709g7c2c5f7aca59&690

 

11、鱼腥草。

    是一种中药,也可以吃。有些地方叫折耳根。 别名很多,主要有:岑草、蕺菜、侧耳根、猪鼻孔、九节莲、鸡虱草、狗贴耳、肺形草、野花麦、臭菜、臭质草、臭腥草、臭牡丹、辣子草、奶头草、红桔朝、臭蕺等。以称呼折耳根最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亚热带,长江以南。丘陵山坡、林下荒地可常见。可四季采摘,以早春采摘最好。

    有股很浓的味道,像鱼腥味,所以叫鱼腥草。

    开洁白花,也有洁白的根茎。

    凉拌,爽爽滑滑。口感不错。

    小时候经常采它,不过不是拿来吃的,是攒学费,做为药材晾干卖给供销社。

    有清热解毒的奇效,所以吃辣的地域居民很流行吃。若患得小感冒也可以自己煎了水吃吃无妨。

    虽然全株可食,但也有偏爱,重庆人爱吃嫩芽,云贵爱吃根茎。

    在云南乡城的一家小饭馆只过,凉拌的。现在仍在怀念。

http://s8/mw690/496e3709g7c2c5fde87b7&690

12、洋姜

说到块根,不能跳过姜芋,也就是洋姜。

小时候老吃。可炒,可腌。

头顶向日葵一样的花朵。

http://s6/mw690/496e3709gd9bbca063935&690

13、苦菜

    苦菜种类多,分类也困难。苦荬菜、苣荬菜、抱茎苦荬菜、花叶滇苦菜和山莴苣,这几种“苦菜”都是常见的菊科植物。另外就是,江南江北,关内关外,别名俗称,一时一地不同的名字,叫法不一。即使作为药用植物的“苦菜”也没有定论。

    我所认识的是本地叫野苦麻的菜 。常采摘,折之有白色浆液流出。故欧洲民众俗称其为"牛奶菜"。

   《诗经》里“采苦采苦”的“苦”,据说指的就是苦菜。相传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收录的苦菜,是败酱草科植物。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櫹编撰的《救荒本草》,收录两种苦菜,一是苦荬菜,二是苦苣菜,有文有图,比较明确。

   可是,生在荒野的沟沟坎坎的苦菜,在我看来,是具体而实在的,不仅一眼认出,也触手可得。

http://s9/mw690/496e3709g7c2c627de998&690

 

14、香椿

    为楝科植物,香椿春天生长的嫩芽、叶。属于不多见的“木本蔬菜”。

    香椿原产中国,我国也是唯一用香椿作为蔬菜的国家。

    香椿早在汉代就被国人食用,曾与荔枝一样作为贡品。

    古代农市上把香椿称椿,把臭椿称为樗。

    注意,采摘香椿头时千万与臭椿头相区别。两者极其相似,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科,但两者的形态比较相象,容易把两个树种混淆。尤其是小植株时期,区别往往靠经验,不熟悉最好采摘以前采摘过的香椿树。灌木林里没有采摘过的香椿小树上的香椿头千万别采摘,可能那就是臭椿。
  
  主要区别:
  1、臭椿苦木科,树叶基部腺点发散臭味;香椿树叶有香气。
  2、臭椿皮较光滑;香椿树皮暗褐色,条片状剥落。
  3、臭椿叶痕大而倒卵形,奇数羽状复叶;香椿叶痕大而扁圆形,偶数羽状复叶(稀奇数羽状复叶)。

昨天我炒了一盘香椿

http://s8/mw690/496e3709gd9bbdfc7efe7&690

15、紫云英

   本地俗名叫花草。别的地方也叫草子。小时候割完稻子,会在地里洒些草子,等到了春天,田里就长满了一片,开出紫红色或白色的花,比油菜花还好看。最喜欢和小伙伴在草子田里打滚。一部分用来喂猪,一部分用来翻田作肥料,偶尔才掐个嫩尖来炒年糕。

      紫云英是它另一个很文艺的名字,还有叫草紫。

    《诗经》里说,“防有鹊巢,邛有旨苕。”其中“苕”,说的也就是它。周作人在《故乡的野菜》里,也为花草写了一段:扫墓时候所常吃的一种野菜,俗名草紫。是一种很被贱视的植物,但采取嫩茎,食,味颇鲜美,似豌豆苗。花紫红色,数十亩接连不断,一片锦绣,如铺着华美的地毯,非常好看,而且花朵状若蝴蝶,又如鸡雏,尤为小孩所喜。间有白色的花,相传可以治痢,很是珍重,但不易得。

      日本《俳句大辞典》云:此草与蒲公英同是习见的东西,从幼年时代但已熟识。在女人里边,不曾采过紫云英的人,恐未必有吧。

      在女人里边,未必全采过紫云英吧

      紫云英的花语是幸福呢

http://s14/mw690/496e3709gd9bbe69891ed&690

 

 

16、野豌豆

   在诗经里就是“薇”,诗经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取嫩芽

   http://s1/mw690/496e3709gd9bbf7bb2e10&690
17、薄荷

    众所周知,薄荷既可作为调味剂,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

    我在花盆里曾种过薄荷,养得蛮兴旺的,曾做鱼的时候放过几片叶子进去。轻轻揉其叶子,手指会有清凉的香味。

    http://s14/mw690/496e3709g7c2c663d4a2d&690

18、野苋菜

     苋菜,有些直接写汉菜。

     野苋菜(刺苋)。刺苋是野苋菜的一种。 

     主要食用嫩芽和茎杆。春天采摘嫩芽。食用方法与苋菜相同。注意采摘时不要带刺。一般来说嫩芽不带刺。华东地区除炒来吃、捞水凉拌外,经常做汤,鸡蛋野苋菜汤。口感比一般野苋菜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我未吃过

http://s13/mw690/496e3709gd9bc00934e3c&690
19、 益母草

    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一年或二年生草本,夏季开花。生于山野荒地、田埂、草地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在夏季生长茂盛花未全开时采摘。

    食用方法:鲜用或干用均可,煲汤最佳,为良好滋补品,尤其对女人来说,从草名上也可以看出。

    个人经历没有食用过,但采过它,当药材卖。http://s10/mw690/496e3709gd9bc07bbe189&690

20、鹅肠菜(繁缕)    
     繁缕食用部分为嫩梢。其味似豌豆尖,但比豌豆尖更柔嫩鲜美。

     无论炒食、凉拌、煮汤(放入开水中数秒钟后即可起锅食用)皆具良好风味。        http://s15/mw690/496e3709gd9bc09be5e8e&690


 除以上列举的野菜,还有蒲公英,还有藜,还有车前子,黄鹌菜,都可以入口。

 

下面要说的是可吃的花

21、紫藤花

    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人们常采紫藤花蒸食,清香清味美。

    北京的"紫萝饼"和一些地方的"紫藤糕"、"紫藤粥"及"炸紫藤鱼"、"凉拌葛花"、"炒葛花菜"等,都是加入了紫藤花做成的。

     我小时候的吃法是拌饭吃(缺米嘛)

     现在的吃法主要是蒸食,像霉干菜一样吃法

 

    我吃过的花,除了紫藤,还有木槿(吃木槿花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栀子,南瓜花等

    小时候还吃过野百合,花,和地下果实。    

    只是我想,这类观赏性的花卉,它已奉献了美,至于口食方面,就放过它们了吧

http://s7/mw690/496e3709gd9bc0f0821f6&690
除却上面列的野菜,野花,还吃过很多野果子。


22、最常见的野果子:悬钩子

    关于它们,各地名字太多了,多得数不清。

    地莓,山坡上还有叫三月泡儿,薅秧泡儿(据说也叫树莓,山莓,但很多莓子都是长在山上的刺树上的),狗屎泡儿,九月泡儿,你可能都没见过。
四川话“泡儿”就是“莓”的意思。

属于蔷薇科。

谷雨前后,小时候去采茶叶、挖笋时,总有它们艳红的样子窜出来。用长长的碧绿色的钩鱼草,把鲜红的野草莓一个一个的串了起来,红绿相间,煞是可爱。

这些类似的果子,从春末夏初始,就挂在山间野地里。

秋天也有,走山时,一路吃去。

记得小时候吃过的除下图还有更多,黑的,紫的,鲜红的……

http://s11/mw690/496e3709gd9bc554bccca&690
23、橡子(栎果)

我们当地三大豆腐之一。土名叫楂子豆腐 

橡树又名栎树,是对壳斗科栎属植物的通称。
橡子是栎树的果实,形似蚕茧,故又称栗茧。橡子外表硬壳,棕红色,内仁如花生仁,含有丰富的淀粉。

橡子有涩味,不能生吃。成熟后可以磨成粉做豆腐。

http://s14/mw690/496e3709gd9bc596c8cad&690
橡子粉做成的豆腐

夏天常吃。切成细丁,撒上白糖,冰镇。木佬佬好吃
http://s6/mw690/496e3709gd9bc59e54695&690
24、木莲

〈红楼梦〉大观园里有栽。还有个名字叫“薜荔”

它的果实,可作饮品。

当地的三大豆腐之一,木莲豆腐。

吃一碗,夏天消暑极好的。

上面浇的是薄荷糖


http://s7/mw690/496e3709g7c2c6f70c346&690
野果子可列举的还有很多,比如刺梨,野蓝莓,野弥猴桃,野桃,野葡萄……

除了野菜野花野果,还有很多野味,比如,野木耳,野蘑菇

差点忘了春天里最重要的一款野味:笋

笋的种类也多得很呐,我老家的村子四周就有十来种。时间不一。长相不一。小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挖笋,乐趣无穷。

 

除了能当菜的野草野花野果子,还有很多可拿来解馋的解渴的。比如酸模,也叫野菠菜,有次户外口渴难当,我就扯了一株酸模嚼起来

我想,倘若我被扔进深山,我是不会把自己给活生生饿死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