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痛痒的检讨会不是包医百病的那把芒硝
杨光志
乌鲁木齐米东区三源煤矿发生事故,井下包括该矿副矿长在内的6人遇难。事故后米东区有关会议上有关领导带头做了检讨,而在会场中有参会官员出现打瞌睡,精力不集中,玩手机,剪指甲的的情况,网友对此表示震惊和不解。(12月27日亚心网)
周老虎事件后,陕西开了千人整风会,结果会上鼾声一片;北京大火后,丰台区有街道开了防火大会,结果也是鼾声一片;这些无关痛痒的反思会或检讨会,仿佛成了各地包治百病见人给一把的芒硝。而事实上,却类似于形式会、过场会、表态会、凑数会,是亡羊补牢的拙劣戏,是种龙种获跳蚤,谋“政绩”得“政疾”。
设身处地想想,首先,这会不刺激,没看点,有人丢官帽下台吗?有人被起诉受刑吗?有班子调整吗?即使有,也早已不是此会来曝料了,所以,泡会一族当然便剪指甲、接电话或打瞌睡,因为那些“灾难是深重的,教训是深刻的”、“安全无小事,必须高度重视”等陈词滥调,早已听腻。其次,心不在焉在于非干我事,参会的下一级官员们则会认为,这些事离我远着呢,轮不到我来紧张,别人患病何必让我吃药。
芒硝颇给,表面看是源于会议的形式主义,内容空洞,臃肿多余,议题设置低效率,更远推理,还在于责权利的制度构建不合理,权力虚化,与具体灾难问责不具体不紧密不可操作,加之监督弱化与运行障碍,导致履职效率普遍低下,无所适从,不能务实便只好务虚,将阵仗做大,哄下骗上,于防范灾难之类制度改进,根本无实质推动与促进。
出个灾,拧拧弦,闹个事,紧紧绑。这反衬的,其实是一种恒常有效防范体系的缺失,它没法用开会强调来解决,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应当反思的,是不是也应包括这种无关痛痒的反省形式呢?检讨会上的心不在焉,再次从一个侧面表明,这样的形式主义,不仅身处“江湖之远”的民众没感觉,就连位居“庙堂之高”的官员也不在乎。那些辛辛苦苦熬夜写报告的领导们,你就在主席台上继续痛哭流泣或义正词严地忏悔吧,愤怒吧,批评吧,归纳吧,喝口水润润嗓子,接着再说——只是,千万莫惊扰了我的美梦,行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