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化学火锅”博弈中触摸公民社会的成长

(2010-12-27 00:43:27)
标签:

北京

公民社会

中烹协

《扬子晚报》

火锅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在“化学火锅”博弈中触摸公民社会的成长


杨光志
在“化学火锅”博弈中触摸公民社会的成长



化学锅底的稿件引起了社会关注,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包括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的媒体都先后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化学锅底普遍存在。面对火锅市场存在的信任危机,昨天中烹协首度回应称纯属谣传。不过,对于这一火锅界的利好消息,不少网友却并不买账。(12月23日《扬子晚报》)


我想借这则新闻,来一个年终盘点式分析,那便是,公民社会的成长脚步,正在令人惊喜地加速。


看看吧,中烹协出面辟谣了,这在前些年会是什么情形呢,也许就此可将一切质疑遮蔽。可到了2010年年底,民众对辟谣的反馈是什么呢,网民几乎百分之百地说NO,媒体依然不依不挠继续曝料“一滴香”,舆论几乎没有经历拨河般的几番进退,网民与媒体第一时间将其判定为“爷替儿叫屈”,将其视同鸦噪不予理会,同时,“人肉”及时发力,搜出了中烹协火锅专委会的负责人竟然是北京一家知名火锅连锁企业的老板。这一切,说明了公众的维权自觉与主动监督精神,正在更为理性更为策略地进步着。公民社会观念的历史演进与实质成形,其对一切公共领域的事务管理与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集体行为。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它在中国,尤其借力网络而迅速成长,最典型体现在周久耕、杜崇烟等腐败案与周老虎等公共事件。它受着一定的双刃剑误伤之困扰,但利远大于弊的种种实践与极其有效的“精准打击”力道,使其快速成长为社会规则改进与协调利益、平衡诉求、消弥对立、沟通误解的社会公器。譬如对化学火锅的围观效应,这众多网民以其热情、无畏、较真、非强制、非具体利益关连等特点与作用,有效地冲销了体制内自查自纠那种“父查子”、“左手查右手”等弊病。


公民社会对于公共事务参与的多元化、多维度特点,从很多公共事件看来,已隐约扮演着传说中的“第三方监督机制”的角色;同时,从工具上,多体现为借力网络;从地域上,更典型体现在沿海,因为沿海一带具备了一定经济基础和先进观念,活跃着一些较高知识能力和参与社会事务诉求的人群;从参与事务上,体现为越是关乎大众民生(譬如化学火锅这种关乎食品安全的事件),越是关乎未来生存(比如环境污染事件),就越容易形成足够杀伤力,越容易获得攻城拔寨的突破性成果,因为这些事件,其作恶一端可谓众矢之的,其危害显而易见,其阻碍力道甚微,上下更容易形成共识。


公民社会的快速成长,经过“晒黑曝料”、“发贴获罪”、“跨省追捕”、“人肉搜索”……一波接一波的进退较量博弈,于互动、借力、妥协、宽容中,无疑从客观效果上加快了科学反腐机制的探索与建立,将必然促进社会管理体制的主动改革。仿时下一个差点涉案的时评人的文章标题,我想重复的是,公民都过河了,官员还怎么好意思假装摸石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