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考关网吧 政府级溺爱
杨光志

自5月10日起,江西临川、山西临县等地方政府先后采取强制手段,要求县城内所有网吧在高考期间一律关闭,以营造一个良好的高考环境。(5月31日《南方都市报》)
这是政府层级的爱心呵护,其实施有两大前提,一是,高考的事比天大;二是,网吧有病,可随意拿捏令其让路。
中国人都知道,高考是孩子成长与前途的重要关口,以后,我们或许可探索出不围绕高考指挥棒打转的教育模式,但那是以后,目前,这事儿就是比天大。所以,在家长那里,乃至在公众民意那里,别说是关关网吧,就算是停止天下有碍高考的一切事项,也都是合理的。强化复习时,停工厂喧闹车辆鸣笛为考生的耳朵降噪,高考进行中,停社会车辆为考生打造一路绿灯通道,饮食上,煞费苦心为考生送上益智强神的天下补品,交流时,小心着意唯恐惹烦了考生的心,从家长,到社会,在高考临近阶段,无不精心竭尽社会资源,为考生打造超级VIP享受与国宝级待遇。
在这种思路下,过于溺爱呵护的爱心与神目,便投向了社会口碑不佳的网吧上,平时瞅它就够不顺眼的了,这会儿,高考神圣时刻驾到,关!管你网吧经营户损失不损失,你形象灰暗,就得为我光辉伟业让道!
但这事儿的荒谬性也是显见的,首先,若云网吧有“罪”,为何不从此关闭了之?若网吧经营合法,又怎能随意关闭没商量,经营业主的合法权利哪去了?其次,静心学习不靠一天两天,临阵磨枪,要入考场才想到管管网瘾,有用吗?再则,是不是有点“拉屎不出怪茅厕”之嫌,将学生冲击高考成绩的好坏,怪罪于本地网吧的诱惑?
如此形成的副作用,最典型体现为公权力的没有章法,没有边界,欺软怕硬,执法弹性;其次体现为各种利益主体维权的尴尬,自恃占领道德高地与社会优越的人群,会依据一定的群众呼声,将权利过度申张,同时侵害了另一类人群的权益。
而具体对于学子们的高考大业,关闭网吧也有显见的副作用及留给孩子心灵中的潜在阴影和不良暗示,前者指的是,这事加剧了高考“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从心理上更强化了高考指挥棒的无穷魔力,后者指的是,这事会让孩子们觉得,恒定的法制没有“特事特办”的人治有效果,公权的触须可以无孔不入,动辄以一个“貌似”正当的名义,向一些灰暗领域下手,且威风八面,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如此政府级溺爱的效果,是事急慌了神,权力越了界,临时抱佛脚,恶补过了头,显情不显法,无用且有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