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地上有钱等警察来捡的集体道德焦虑
杨光志

昨天下午,在汉中门大街5路底站附近,两名小伙子同时发现路边有一沓百元大钞,担心做好事反遭人误解,就没有捡起钱,而是冒雨守在路边等警察。(12月9日《扬子晚报》)
那个传播很广的段子说得有道理,看了《色戒》知道女人靠不住,看了《苹果》,知道男人靠不住,看了《集结号》,知道组织靠不住……最新似乎可以加上一句,看了《2012》,知道了地球也靠不住。而看了发现地上有钱等警察来捡的的新闻,让人们知道了什么呢,知道了一切都靠不住的举国焦虑更加向道德纵深地带延伸,那想做好事不敢做的集体精神征候正成为残酷的心理纠结——当类似彭宇案的做好事反受罚成为常态,当豆饼老太捡钱归还成被告的新闻不时发生,当丢包游戏屡屡被警方提示为老套骗局,当送肚痛路人的私家车司机成为钓鱼执法的上钩鱼儿……总之,当法律不能充分为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的冲动保驾护航,有时甚至还成为道德向善的障碍时,我们能如何面对地上有钱的现实呢,麻木行人可匆匆一瞥径
自离去了事,有责任感的两小伙,也只能选择等警察来捡了。而更要命的是,就算等来警察捡起这沓百元大钞,我们还是有道德焦虑,警察不会私吞了吧?
世人都知道被蛇咬后怕井绳之谚,高尚道德的被折腾、被耍弄、背黑锅、被讹诈案例多了,就不是世风日下能解释的问题了,只能说明我们的法律规范设置一定存在诸多问题。法律设置应该为做好事者给予奖赏,就算没有物质层面的奖赏,也该有精神层面的,但现实却是,做了好事也许会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在这个一地鸡毛活得很累的年代,连离婚也懒得离(小说《懒得离婚》),连玩婚外情也怕麻烦(《手机》台词:“房间是开了的,总觉得麻烦”),那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态,便成为人心不古的催化剂,成为道德滑坡的加速器。
世界需要热心肠,让冷漠看客从我们的身边远遁,对此,首先,法律要为阻挡道德滑坡建起一个基本底线,使好人受冤枉之案例,能有一定的专门机构与技术体系在事前进行兜底援助(若惹上官司,有无需好心人掏钱的法律咨询、取证、应讼等义务援助),在事后保彰其获得经济补偿(当确证被冤枉,要令诬告者给出较高数额的经济赔偿,必要时,可动用国家赔偿);其次,民间公益组织应当建立起有效介入途径有所作为,各个城市目前设置的“见义勇为”基金会之类机制或民间组织团体,应当将做好事惹麻烦这一块工作承担起来,为心无城府的单纯好心人义务保驾并适时援助。
当类似新闻出来,看到一些年轻的网友跟帖咬牙切齿地发誓“我绝不再做好事了”,我们为此心痛,心痛之余,理当有国家层面的反思良策而不仅仅是“过来人支招”,制度层面的作为该出手了,不能再让热心肠遇冷的恶性循环继续裹挟我们的公序良德了,若麻木不仁成了流行病,路见不平没人想到吼上一嗓,很多奉行“日行一善”之人退守成“日搭一讪”甚至过激到“日捣一乱”,我们的社会就真的没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