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给专家子女加分的现实合理性与远景忧虑
杨光志
http://blog.cqnews.net/attachments/2009/07/43878_200907221350071kRHH.jpg
“黄冈人事信息网近日发布一条雷人的消息:该市高层次专技人才子女报考市直事业单位,面试时可加分!”昨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此事有失公平,是“老子英雄,儿子沾光”的表现。(7月21日《楚天都市报》)
黄冈的这条加分政策,有其现实合理性,但更有来自政府行为的远景忧虑。
其现实合理性在于,一个地方,为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各种人才,而留住人才的办法,无非有“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三种,“黄冈市高层次专技人才子女报考市直事业单位,面试时可加分”作为一种象征性待遇,是其地方土政策的一种,比起一些经济强市的奖车奖房,安排配偶工作,平地提高数级工资……等一系列“预奖”与出了成果“再奖”的力度,黄冈给人才的子女在考事业单位时,面试加上一分两分,那根本算不上个啥。这有点类似于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政策中“招到商引到资可获政府按比例给重金奖励”。当地政府也解释了,能有资格获这种加分机会的人才,也就区区20人左右,而这20人又绝少有子女参加事业单位的招考,此政策无非是显示该市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决心而已。
但事涉政府行为,且面对“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公众,这项加分政策,又必然有其可诟病之处,不能因为“人才”的可亲、政府作为的可理解之处,就将一项涉及面较广的招考政策,塞入不公平不和谐的因子,政府“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决心”可以用其他方式加大力度地显现,诸如笔者上面所列的“奖车奖房”之类,而一项招考,当在起跑线、程序中、录取时……全面地最大程度地体现公平正义,哪怕是一分两分,也不留口实给舆论,将政府善意普惠大众。
须知,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社会困境,其一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在这个敏感问题上,一碗水端不平有失公允,其舆论对制度设计的追问很要命,弄不好便是“公权自肥”、“录取内定”、“近亲繁殖”、“暗箱操作”……等非理性解读,尤其是在疲于奔命于各项谋职求打工各个平台的几近崩溃的学子们心中,会显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效应。他们可能在一些标新立异甚至羞辱人格的求职门槛那儿败下阵来,回到政府给予的一个机会前,却发现“政府也不可信”,那心底激起的失望将遗害巨大。因而,政府的每一项举措,都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政府收益作先决考虑,在提供职业这一块,将每个机会最大公平地摆在有资格竞争的“选手”面前,尤其重要。从社会效果上,可提振人民参与治理国家的信心,从城市管理与服务的理念上,没有将辖下民众分三六九等,没有显现傲慢、狭隘、偏见与歧视,而是体现出对所有公众的最大尊重与宽容的服务准则。
而且话说回来,以一种哪怕最微小的“优惠”政策照顾“人才”的子女们,对于这些子女,又安知非祸呢,须知,“雄才多磨难、纨绔少伟男”的俗话中,有真理啊!
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07-21/064118262475.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