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调烟草税何以“回避”控烟

(2009-06-24 12:45:13)
标签:

烟税

烟民

批发环节

烟草

杨光志

新民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来源:新民网作者:

  【编者按】6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了已经实行一个多月的烟草税新办法,香烟及烟产品税率最高提至56%。除烟产品生产环节的消费税政策有了较大改变,调整了计税价格,提高了消费税税率外,卷烟批发环节还加征了一道从价税,税率为5%。新政策从2009年5月1日起执行。

  新民网特约评论员杨光志认为,上调烟税但不提高烟草零售价格,烟草税新办法的控烟效果如何,已经不言而喻。那么,为何不能痛痛快快“以征促控”,以达到控烟目的呢?


 

http://image.xinmin.cn/2009/06/22/20090622231322577772.gif
《重庆晚报》评论员
杨光志

 

  【新民网评】上调烟草税的消息一出,舆论就开始热烈讨论调高烟税的对于控烟的作用,有专家很乐观,也有专家很谨慎。然而对于民众关心香烟零售价格是否会上涨,有记者连线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烟草税率的上调目前只在生产和批发环节征收,不直接作用到零售环节。而且,我国烟草行业实行国家烟草专卖制度,价格国家统一定。(6月22日扬子晚报)

  上调烟税但不提高烟草零售价格,烟草税新办法的控烟效果如何,已经不言而喻。增加的这点税收,根本不足以对烟草生产和批发企业的丰厚利润产生影响,零售价格不动,自然也就不会影响市场需求。供需两方面都没有变化,所谓的控烟,也就根本无从谈起了。其实,关于此次政策调整的原因,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文件已经说明了,是“为了适当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烟产品消费税”。

  烟草专卖局回应说“烟草税上调暂不影响零售价”,这个让人疑窦重重的“暂不”,也实在令人五味杂陈:烟民会说,是怎样一个“暂不”?是提价正走在“专卖必要程序”的“请示”路上,还是一直“暂不”下去?说清楚点,我好屯烟,不要类似于石油巨头端午不涨价的大忽悠;而受二手烟所害的非烟民会说,何必要暂不?痛痛快快“以征促控”最后达到禁烟效果,不好吗?

  应该说,大多数国民,对于烟草,是一种厌恶心态,而部分烟民受烟瘾所困,依赖上烟草,无法抵抗其诱惑——这样的心态是非主流的,无法从法与德的层面予以照顾的。因而,中国提高香烟税的做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这也是中国于2003年正式加入《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后应该做出的利用税收杠杆来控制吸烟的姿态。提税率控烟是世界各国的惯常做法,课以重税,减少烟民,许多国家的控烟禁烟,走的也是这样的迂回路径。问题的关键在于,目前这个提税政策,是为控烟?还是为增收?(新民网原创)

  如果“暂不”只是维护市场稳定之举,那么,税动而零售价不动,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增加的部分税收,若让厂家以及批发环节消化埋单,而非消费者埋单,要么是厂家之前的利润高得惊人,可以承受,要么是为维护一个行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被迫削利稳市,以免陷入生存危机。烟业越这样“稳”,控烟就越发成为一句空话,加上此次加税强调了调整的对象是每条70元上的中高档烟,这更让更为广大的烟民无控烟禁烟压力,不用出血的烟民可弹冠相庆,国家也增收加厚了过冬之衣,国家、地方和烟产品企业都可以继续依赖着烟草这根重要的财政支柱,唯一疏忽掉的,是对人民健康的负责,国人的健康还得继续为烟业发展付出成本。专家说,这个成本的数据是——中国每年因吸烟致病造成的直接损失为1400—1600亿元,间接损失达800亿—1200亿元。

  同时,我们发现,该项课税政策,早在5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却到最近才公布出来,中间恰好“绕开”了“国际控烟日”。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如此看来,“不影响零售价”的回应,确实使人生疑,要么是怕引起抢购风,维护市场稳定,要么是软磨硬泡将调税杠杆所作的控烟努力消弥于无形?总之,这个“课税令”,被“稳零售回应”这么一中和,中国式禁烟之举,越发显得道路漫长了。(作者系《重庆晚报》评论员)

转新民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