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月图公布 面对捷报的中日心态比较
杨光志

嫦娥传回清晰的月球图片来了,26日图片公布日又成了我们的狂欢日,中国人为人类再次认识宇宙写下了划时代的一页。首幅月图的完成和公布,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温总理月球图片公布新闻发布会并讲话
在众多巨大的欢呼声浪中,我注意到《中国日报》专门将日本“月亮女神”早先传回的月图与嫦娥传回的月图作了对比报道,称“嫦娥”所拍照片较“月亮女神”视野更开阔,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用了“非常完美”来形容嫦娥传回的月球数据;日本《朝日新闻》、《产经新闻》等媒体则纷纷感叹中国科研速度,并对本国科研机构稍有微词。而在上月底嫦娥升空时,日本最大报纸《读卖新闻》更以《嫦娥升天
日本宇宙战略落后》为题发表社论,列举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先进与强大后不无沮丧地声称:“如果再不拿出固定的战略,日本将被国际宇宙开发大潮淘汰出局。”

日本“月亮女神”卫星对月球进行的立体观测:从西到东

日本“月亮女神”卫星对月球进行的立体观测:从南到北

“月亮女神”拍摄的“地落”照片。
日媒对本国的一项重大科研成果的报道竟用了如此低调乃至报怨的口气?如果是我们如此报道嫦娥,恐怕是民众绝对不可接受的。因而,当嫦娥失踪的“谣传”来临时,关注嫦娥的国人几欲惊厥而崩溃,折桂的期待承受不了失败的打击。在我们的传统中,总强调气可鼓不可泄,在历史征程中,“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鼓动人心,这一次,日媒的低调一出来,国人跟帖在惯有愤青调子基础上,又有了逼得小日本认输告低的得意;殊不知,在日本那边,说不定也在得意,他们从来不怕认可别人的进步,但他们也不是就此没脾气了,他们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吸纳与追赶将是相当狂热甚至是可怕的,他们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目的在于激励本国人斗志,就跟他们的《日本沉没》、《东京消失》等灾难影视片所期待的效果一样,以最可怕的灾难设计来激发大和民族最强烈的生存欲求与强大愿望,这种策略,至少自中国唐朝以降,尤其是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是相当成功的——当中国陶醉于泱泱大国八方来朝的优越感中时,他们在危机与忧患意识中奋进,最大程度地杂糅与吸纳了东西方文明的精华而迅速崛起。

未来的焦虑、现实的不安,在历史因素下发酵,这是中日关系发展一直磕磕碰碰的原因,网络上,仇日情绪高涨,作激化矛盾的民族主义煽动,所达到的效果只是泄愤而已,这是一种浮躁与狂妄相伴的弱国心态,并不宜鼓励;同样,正如一个老华侨“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昴多高”的话语所显现的,中国人对光荣与梦想的渴望尤其是到了那些饱受另眼的华侨那里,是多么迫切的强心剂。我们需要这样的强心剂,但更要认识到,较之现实中多个领域的落后事实与反差,中国奔向琼楼玉宇的美好生活路途还遥之又遥,比强心剂更重要的是清醒剂,是更务实的强国思路。日本人那种惯以麻痹他人而暗自做到最好的勃勃野心,在历史上曾经让我们苦难深重,在强调合作的当今,也许是我们的幸事,它的存在,将提醒我们永远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永远不要故步自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