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签字谁负责”是“三拍”干部的清醒剂
杨光志

10月31日,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规定乡镇凡违规担保形成的新债“谁签字,谁负责”,由签字人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偿还。(《重庆晚报》11月1日)

重庆市的避债新规,治的是那种“三拍”干部,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脯担保、拍屁股走人”,这种三拍干部,在基层政府之所以大量存在,有其主客观原因,客观上,农村自身有修桥修路绿化建沟渠以及“两室建设”等的迫切需要,上级对乡镇干部绩效量化考核有对硬件建设方面的考核评比要求,新农村建设有相关经济数据考量,搞活经济有招商引资任务指标硬性摊派等。主观上,基层干部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愿望,有求奖避罚及与邻县邻乡攀比的面子虚荣心,也不排除有少数基层领导有企图通过搞建设项目从中捞油水的私心,于是乎,为了有看得见的实事,为了兑现选举时对村民作出的承诺,无财权有事权的基层政府无计可施,“举债硬上”就成了最能想到的做大政绩的冲动——“拍脑袋决策”。

背靠国家,上有更高一级领导,“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对上一级财政会为其硬上项目“承担后果兜底埋单”的一厢情愿期待,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基层干部无视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提醒声音,越位、盲动与妄为就极为胆大,“花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
,“以项目引资金,建起来再说”
,这样的思路就促成了——“拍胸脯担保”。

问责机制的乏力,落下债务后,往“落实上级意图”那里一推,或者说几句“好心办坏事”、“交了学费”之类借口,将决策的失误与债台高筑之责均推得干干净净,绩效考评与责任追究的缺位成为化解债务无力的挡箭牌,留下“一沟子烂账”并不影响他换届走人甚至升迁,反正我没揣私人腰包,虱多不痒,账多不愁,下一任不管上一任欠下的账。这就是接下来的——“拍屁股走人”。

正因有这种基于施政架构运作体制的设置缺陷,错位的行政命令和运动式工作部署,或者是下级对上级政策理解有偏颇与失误,以及责任意识不到位等原因,形成了恶性循环,让基层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为农民带来新的经济负担和社会不稳定因素。财政部数据表明:我国农村乡村债务高达10000亿元,农村人均负债约667-1000元。而这种债务还在以每年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据李昌平的调查,全国县乡村所欠的债务有6000亿元之多,每年仅支付利息至少800亿元。

温语提醒,已无济于事,为避免新债,只有问责到人,才能见效,重庆市如今出台了“棒喝”:
“谁签字谁负责”!你不是想硬上吗?还不起债,你自个儿拿身家性命去偿还吧。还有什么比这剂猛药更有效果的?那么,接下来的如何保障这一政策的可操作性,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