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个外国女孩的道德示范

(2007-03-21 20:37:51)
标签:

见义勇为

外国女孩

道德示范

分类: 时事评论

http://news.sina.com.cn/c/pl/2007-03-21/134812575619.shtml

杨光志:两个外国女孩的道德示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3:48 时代信报

  杨光志

两个外国女孩的道德示范

  据《重庆商报》报道,3月15日,50岁的病休职工彭启仁遭到数十位壮汉毒打,三个年轻女子挺身而出,不顾势单力薄制止了这场暴行,其中两位女子是在我市某高校学习汉语的留学生,分别来自俄罗斯和德国。

  在今天社会道德滑坡的背景之下,两位留学生的行为显得极为可贵。当街头出现侵犯他人人身自由、财产、安全与尊严的行为时,两位外国女孩能路见不平,该出手时就出手,其毫不犹豫的第一反应,似乎将其视作平常人之平常事。反观我们,屡屡被暴徒逞凶之时的看客观望、公众沉默所激怒——两相比较,两个年轻女老外又为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没有谁能够对邪恶的横行保持心灵的平静。不同的是,有人能够不顾自我挺身而出;有人却因为诸多顾虑,在犹豫彷徨中丧失了与邪恶斗争的机会。追根溯源,这其中,除开道德贬值外,也有环境、制度和经济的原因:一些“英雄流血又流泪”的事实,让人们在正义行为的实施上变得优柔寡断,只要这样的担忧蔓延于公众群体之中,众人围观邪恶逞凶的一幕就屡屡出现;而“见义不必勇为”就会成为社会的“共识”和常态。

  毋庸讳言,今天,在我们身边,路见不平即挺身相助的人已经不多了。若要恢复国人的古道热肠,绝对不仅仅是个空洞的道德修养问题。起码,我们还需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对见义勇为者进行公力救济的制度,二是公共管理者应当更加有所作为,三是法治力量的进一步强化。在这三方面中,尤其以法治力量最为重要,因为正义原则的维护、民众权利的救济,真正能作为坚强后盾的,终究是法治的力量,而不是“英雄”们的个人行为。

  两位年轻的女学生能不顾危险挺身相救陌生路人,笔者相信,支撑她们的一定不会是对自身“功夫”的自信,而是对法律至上、生命至上、强不欺弱等等价值理念的笃信——只有当上述价值理念深入骨髓之后,才能形成群众自觉贬斥违法犯罪行为的正义舆论,从而提升全民的道德水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