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紫 气 山

(2006-05-12 16:39:38)
分类: 散文
紫 气 山
杨光志
    紫气山历来是玉屏这座山城的圣坛,在玉屏的“内|三山”里,它是最高的一座。方圆八千五百多平方米,位于城西桓。山势陂陀回互,竹木苍蔚,有古枫、银杏、香桂、松柏、冬青等数十株。该山从“紫气东来”句中取得这一吉祥名称。这“东来”的“紫气”直漫到城的最西,则全城都承了紫气浸润,于是佛恩浩荡,泽披万世,我们的古人很会替自己算计。
   古人云:“有仙则名”。紫气山是曾住过几位“神仙”的。明代成仕二年,山上修了达摩太师大殿,天启时祖师殿后修了座瑞雪寺,(由此紫气山又称瑞雪禅林),乾隆十一年又增修三清阁和清虚宫,这些宫、阁、寺、殿供奉着道、佛、儒各家各派的始祖以及观音、土地、张三丰、关云长等民间诸神,加上雄伟的山门和门外威武的石狮,紫气山曾有过一段独领风骚,雄居一方的风光岁月。据说那些建筑,画栋雕梁,飞檐锈角,颇得玲珑绚丽之妙,不过前尘隔海,古屋不再,那些香火缭绕的古刹庙堂,而今可都看不到了。翻开县志一查,均写着“朽折”的字样。
    紫气山的声名远播其实源于明代大司马雄明遇贬谪玉屏时,在这里兴办教育,培养了一批人才。如果能沿时光隧道回到那个时代,我们一定可以见到这样一番情景:一边是禅机深藏的高僧,无欲无嗔,淡泊性情,以慈眉善目平常心,专心致志地念拂诵经,一边却是那些手提细篾书蓝,脖子上挂着避邪铜镜的萃萃学子,在“黄金屋”、“颜如玉”、“粟千束”的挑逗下,拼命攻读仕途经济和道德文章以谋取功名。时代的精神氛围支配衮衮苍生的价值取向,紫气山就这样构建了古老而紊乱的理性秩序,民族素质之可怕与伟大,萎顿与旺盛,颓唐与崇高,通过紫气山广远深长的教化而得以沿袭传播……
    自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玉屏中学由印山书院迁来这里,紫气山正式成为玉屏办现代教育的基地。而到了解放后几十年来,紫气山更添繁荣景象,幢幢新校舍,拨地而起,错落有致,掩映在绿树丛中。山的东部,修建了富有民族特点的校门,校门前有百步石级左旋右转直达山脚,乌兰夫同志题写的“玉屏民族中学”校名镌刻在门首,正对着笔直平坦的人民路。山的西部修建了一万八千平方米的大型田径场,有围墙和看台环绕,这操场是玉屏作为体育先进县达标四大件配套设施之一,有绿荫如缎,清香馥郁,2004年这里是“同一首歌”走进玉屏的演出舞台,在省内县级中学中一枝独秀。
    沿着人民路去紫气山,走过人民路那长林锦伞般的林荫道,便开始在参天蔽日的古松古枫下穿行。登上山顶向东眺望县城全景,会看到鳞次栉比的楼房,一座高过一座如波浪起伏,而更远处,那田间稼穑,青翠秀绿,万倾不断,而群山如涌,一时同现眼底,直逼怀抱,舞阳河如玉带环绕山城,河上百鸭戏水,橹声遐迩,在袅袅炊烟中,更添奇幻异象,令人心绾弛骤,如果是初春的早晨,或红了桃花数点,或绿了嫩柳几枝,加上薄雾缭绕,山隐水迢,有如在画中之感。
   上到紫气山,那天资独厚的自然特色和颇具匠心的房屋结构,会极易使人找到李白、东坡的诗韵,唐寅、板桥的墨意。也许还来不及去思索那些佚失了神话,传说,风气,习俗之类,那一间间教室里传出朗朗书声,已足够让你目悦耳娱,心旷神怡。那些学生,带着对祖国建设强烈的投入愿望,正在刻苦攻读,冷峻剖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审美与修养
后一篇:七 星 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