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吴宇森批《三国演义》
(2009-03-04 13:51:18)
标签:
赤壁三国演义金融风暴经济曹操中国娱乐 |
分类: 杂谈 |
文\丁香晴空 http://blog.sina.com.cn/sunnyclove
看到文章《吴宇森批《三国演义》蠢称原著不如电影》,真不知道吴大导演的历史观和艺术观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才能有此惊人之谈?
首先,吴导演所说:“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三国演义》并不是一部真的那么好的小说。罗贯中有一个强迫性,他安排这样的人物,这样的处理方法,让你相信他是对的,我觉得有一些并不合理,比如说曹操,他把曹操写得很蠢了,曹操居然可以凭一封假信就把他的爱将给杀了,这是第一蠢。第二蠢就是,黄盖的苦肉计,有一个人来投降,曹操就相信他了。这不是很蠢吗?”确实,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观点基础确实是抑曹扬刘,以至于对刘备一方的诸葛亮等人物有所夸张和神话,而对曹操一方进行了适当的丑化和贬低,这是小说的最常用手法,以吴导演的艺术功底不可能不了解。然而在心知肚明的基础上却发表这样的一篇怪论,却就奇怪了。我们可以同样看看电影《赤壁(上)》中的一些处理,例如:刘备大兵压境却安然忙于编制草鞋,关羽拖着青龙偃月刀却与普通曹操士卒步战,以及张飞写得一笔好字等,这些处理的艺术夸张或许要更超过《三国演义》小说的处理。如果说有10%的人会说《三国演义》“蠢”的话,恐怕说电影《赤壁》蠢的人要超过90%吧。
其次,吴导演说:“小乔是反战的象征,她爱好和平、爱护生命,又懂茶道的艺术,她可以把中国女性的那种美都展示出来。我希望每一个角色,每一个人物,跟现代的人有所呼应,让现在的观众看起来有代入感。”用现代的眼光去分析古人,就好象数千年后的人来为我们考古一样,或许犯了时空错乱的毛病。古代人物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为他们有符合那段历史的气质和言行,而绝对不是因为他们和现代的人有所呼应。让一部历史题材的电影看起来却有现代感,那就是导演的定位和水平问题。试想,如果我们将一部现代都市题材电影拍得好像数千年前的古董那样,那么有人会喜欢么?既然没有的话,为什么观众非要喜欢用现代眼光阐释的历史题材呢?如果吴导演喜欢自娱自乐的去导《赤壁》,大家没有意见,但是如果非要拿出来娱乐大家,还要大家也接受他的三国观,恐怕就有些值得商榷了。
最后,吴导演说:“以前我年少的时候,很喜欢看《三国演义》,有一种英雄崇拜的心理,但是后来,我反而更喜欢《水浒传》了。”这里或许要提一下陈凯歌导演,他的前面几部片子例如《无极》,都是纯粹的垃圾片,同样是靠演员的名气而不是电影本身来打拼市场。然而他最近的《梅兰芳》,确实是投入了身心的去拍。如果吴导演拍《赤壁》的目的仅仅是博人一笑的话,建议吴导演不如拍一部纯粹的喜剧片好了,或者去拍拍他喜欢的《水浒传》,那里面可能能找到的笑料更多一些,而完全没有任何必要浪费三国这么好的题材。而历史喜剧片这种不伦不类的形式,或许还是不要有的为好。
如果一部电影的大牌明星都换成不被人所知的演员而价值将一落千丈的话,那么这部电影的全部价值恐怕除去明星外已经不剩什么了。
总之,我不会去看《赤壁(下)》,当然不仅仅因为我个人喜欢三国原著,更是因为不想被无价值的被娱乐。
博主声明:本文保留所有版权,禁止未授权转载!如要转载或者引用必须获得作者同意,作者联系方法为qingkongdingxiang@sina.com 或博客留言、纸条。博主保留对未授权转载进行进一步追究的权利。
请看系列文章:
其他博文推荐:
丁香和晴空的新浪网上小站:http://blog.sina.com.cn/sunnyclove/ 欢迎您的光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