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大众 |
捷达、宝来与速腾四世同堂的神话和同为大众旗下的帕萨特、领驭和迈腾也显现三代竞技的现象说明什么?说明大众对中国人的忽悠,也说明大众的对中国人购车心态的把握太精明,更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成熟。
在一个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或者英国、法国、德国,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不可能出现的,汽车都是“垂直”换型的,就是说新一代车型推出后,旧一代车型就很快的退出现有市场。用上面的大众的车型作为例子来看,就是在这些国家的新车市场上目前只可能看到最新的速腾和迈腾车型在销售,而不可能看到老款的车型(当然二手市场上除外)。深究原因的话,很明显汽车在发达国家是一种成熟的商品,而且是卖家市场,汽车生产厂家为了争取顾客或者显示实力,必然会不断的推出新产品替代旧产品,靠新技术和新产品来打动消费者,如果用老旧的技术来糊弄用户,那只有一个结果——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出局。
而在中国就不同了。汽车作为一种比较奢侈的商品,还没有真正进入广大家庭,加上二手车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城乡收入的差距,造成了这种三代或者四代车型新车市场上共存的现象。
下面来仔细解释一下晴空的三个观点:
1、大众的忽悠
把A2JETTA叫做捷达,把A4JETTA叫做宝来,把A5JETTA叫做速腾。这个做法本身倒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大众绝对不会打出广告告诉你它们本来是一系列的车,或者宝来其实就是新款的捷达,给一般人的印象就是宝来就是一款独立的新车,而速腾也是一款独立的新车,它们都和捷达没有关系,彼此之间也不是升级版本。更不会在你想买捷达的时候告诉你捷达其实是一款旧型号的车,有一种车是捷达的升级版叫做宝来,还有更新款的捷达其实叫做速腾。当然无法去界定这种做法是否属于隐瞒事实,但其误导消费者的做法确实很明显,毕竟不是每个想买车的人都对车有足够了解。
2、大众的精明
上面的例子其实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了大众的精明,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国外汽车厂家之一。大众对中国市场的把握可以说是相当准确的,从捷达、桑塔那20年不倒,到3代4代车型同堂,大众把中国消费者对大众的信赖已经利用到了及至。不同的车型针对不同的用户群,就是20年前的技术包装一下,在消费水平不高的小城市仍然可以赚到高利润。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人民币的汇率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当然这超出了本文要讨论的范围以外,但是可以说,如果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3.5的话,那么老捷达是不可能再继续销售的,因为那个时候速腾也就只有8万左右,价格空间的压缩会让老旧车型不可能再有生存的空间。
3、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成熟
最开始说了,中国市场上汽车还是一种没有完全大众化的消费品。对于一般的家庭来说,汽车还是一种奢侈的消费品,一般一个家庭能拥有一辆车就很不错了。在这种前提下,无论车型新旧、技术落后先进等都并非一种参考的因素,而是只要拥有一辆车就表示家庭经济条件好。换句话说,就好象是温饱还没有解决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去考虑饭的花色是否好,是否用了最好的调料。这样才让很多使用20年前技术的老车继续在我们这个市场上热卖。在这个角度讲,中国和发达国家在汽车市场上还有相当的差距。
后记: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越来越发展,人们对汽车技术的越来越了解,以及越来越多的新车的出现,这种换个牌子或者改装一下就可以卖出好价格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少。另外,忽悠人的牌子必将被人所忽悠。
前一篇:肉、蛋等副食品价格在狂飙
后一篇:红烧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