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9月刊:高原重要的岩画点 独特信息的传达

(2010-10-08 13:45:02)
标签:

藏北

华文

宋体

岩画

加林山

杂谈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0/8/13/6/u53771355_12c403581e0g213.jpg独特信息的传达" />
高原重要的岩画点 独特信息的传达
撰文 摄影/桑地 


加林山岩画
——被画在地表的大石上,时有时无

        藏北加林山岩画被认为是西藏岩画中年代最早的一类岩画,同时它还是羌塘草原上为数并不多见的地表大石岩画类型。这里的岩画都被画在地表的大石上,每个石块上图像数量不等,有人做过一次性统计,有岩画的石头至少在60块以上。然而,迄今为止加林山岩画的整体数量似乎还是缺乏一个准确的统计,牧民们称加林山上岩画为神画,他们说岩石上的图画是神的杰作,它们时有时无,有时每块石头上都显现出画面,有的时候却完全不知去向,很神秘。

        加林山岩画画幅小,每幅画面只表现一个简单的情节,但表现手法异常简练,所表现的内容十分丰富,狩猎、套索、陷阱、追逐、放牧、舞蹈、格斗等等,除了表现日常生活的画面之外,加林山岩画中最重要的便是那些代表着游牧民古代部落宗教信仰的那些符号组合图案,最早的形制并不规范的雍仲符号也出现于这里,可以说,加林山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早期藏北游牧社会的百科全书。

其多山岩画点——表现了藏北猎牧人的勇敢与自信

        其多山岩画点位于藏北著名的圣湖纳木措湖的西岸,也是D型赭色涂绘风格岩画中最重要的岩画点之一。它有不少经典图像,其中一幅狩猎野牦牛图,以十分巧妙的方式,表现了藏北猎牧人的勇敢与自信。

        画的是一幅徒步猎取野牦牛的场面。两头相向的牦牛体魄巨大,与其上方正在观望的三位猎人在身量上形成极大的反差。两头牦牛均已中箭,但姿势不同,左牦牛俯首,右牦牛昂头,疼痛让它们或双角竖立呈挣扎状,或尾巴高翘四肢僵直。牦牛硕大的身躯因受伤而拼命向前拉直的姿势甚至让人能感受到其身体语言所传达出来的咆哮与呻吟,准确的躯体轮廓,特有的肢体语言,将牦牛临死前的痛苦挣扎表现得十分到位。为了表现利箭剌穿牦牛厚厚的皮肤,作者巧妙地将牦牛身躯画成皮肉两层。与受伤牦牛的痛苦与恐慌相比,上方的几位猎手虽然体型很小,却显得自信而有张力。
http://183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0/8/13/7/12c3d9e5a29g214.jpg独特信息的传达" />
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10/8/13/8/12c3d9f15d9g215.jpg独特信息的传达" />
任姆栋岩画——《血祭图》几乎就是西藏岩画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任姆栋岩画点,在2006年一次修路工程的岩石爆炸中被毁坏。就在岩画被毁的那一天,笔者正好坐在从狮泉河到日土的长途汽车上。第二天从县委听到这个消息时,心里的难过与遗憾,真的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当年的考古调查,曾将任姆栋岩画点又细分为12个岩画画面,由此可知这个岩画点它风格的多样及表现内容的丰富。这里有最早的A型风格,也有较晚的C型岩画,但最著名的却是因为如下两幅岩画:一幅是典型B型岩画的美丽风格的鹿图形;另一幅是更早便已不存的《血祭图》(注:20世纪90年代初,西藏文物普查队在调查岩画时,重新勘查了任姆栋岩画点,据当时的调查人员说,他们找了很长时间,却没有见到这幅岩画,它的消失似乎比任姆栋岩画点整体的消失要早上十余年)。《血祭图》应该属于藏西特有的C型风格岩画,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岩画界,这幅《血祭图》几乎就是西藏岩画最为经典的代表作。

       画面左下方是排列9行、至少125头之多的羊的队伍,关于它们是125只羊头,还是整齐排列的125只羊,目前尚无定论,但羊的数量之多是可以肯定的。研究者同意这样的看法,这是一个大型的血祭场面,正中横摆着11个陶罐是用来盛装牺牲的鲜血,那些排列整齐的羊或羊头,表现的正是献祭的牺牲。其牺牲数量之大,说明这一祭祀活动的盛大。画面的右上方有一围成圆圈状的大鱼,其腹内画有10只小鱼。在这只母鱼的左下方,有若干装扮成鸟人的巫师在做舞蹈状,可能在跳着娱神的舞蹈或正在做法事,他们的旁边还可见到两条鱼。鱼并非哺乳动物,体内不可能孕育小鱼,有研究者推测所画之母鱼更可能是苯教中的神(一般是水中的之神),母鱼体内画上小鱼,似乎是在强调生殖崇拜的含义,而这组母鱼崇拜内容之上,还可见到大型生殖器符号与日月符号,似更证实这一场隆重的生殖祈盼的祭祀画面,研究者认为这是一次场面非常宏大的苯教血祭的画面,大量的牺牲是为了献祭于苯教中重要的大神——鲁神。

    任姆栋岩画中反映生殖崇拜内容的,并不仅限于这幅名作,还有一幅太阳、雍仲符号与人物伴生的画面,双勾线描出的人物呈蹲踞状,并有意识标出其生殖器,

夏仓岩画点
——它翻开了高原苯教图像史上重要的一页

       夏仓岩画点是藏北著名岩画点之一,图像数量不多,内容却很精彩。图52里的这匹鹿图形是高原本土的鹿图形,它身后硕大的双勾线雍仲符号显然赋予这头鹿某种神秘的象征。

       夏仓岩画属于早期的A型风格岩画,却是A型岩画中年代偏晚的,它的图像制作仍采用的是通体凿刻式,但与同为藏北著名岩画点的加林山岩画比较,它的题材表现显示许多新的气象,岩画里充满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其中一些内容至今也很难诠释。

       笔者一直认为夏仓岩画的重要性在于是它翻开了高原苯教图像史上重要的一页。作为A型晚期类型岩画,夏仓岩画既保留了A型岩画的基本特征,又出现了加林山岩画中完全不见的新内容;这些新的内容均与鸟崇拜相关;因而夏仓岩画代表着A型岩画向C型岩画的质的转折点。C型岩画重视宗教仪式与宗教符号的表现,将部落的社会及宗教生活,尤其是社会宗教意识的传达,看成了岩画表现最重要的内容。在这一点上,夏仓岩画最早显露出这一新的面貌。

        西藏岩画明确的鸟崇拜思想最早大抵出现于夏仓岩画,例如神鸟图形的出现;头戴鸟寇的巫师在进行法事活动,他的头顶上有一个既象飞鸟又像雍仲的硕大图形;另外藏北最早的鸟人也出现在夏仓岩画里,图55中一位鸟形人骑着马在一路狂奔.....节选,详细内容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