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34.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7/9/10/26/1230a365bb9g214.jpg
阿里道路
撰文:李多 摄影:黎文
“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我们的人力与物力都花在了道路上”,狮泉河的一位专员这样对记者说。的确,在通向阿里的一路上,记者经历了正在建设中的柏油路、艰涩的砂石路、以及完全不是道路的河滩等综合路况。阿里的许多干旱荒漠化严重的高山草甸地区,急需限制车辆可通行的范围,脆弱的草原生态已经经不起无序的车辆通行带来的反复碾压与摩擦。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想尽各种方法,维系在复杂的地理与自然气候环境中的阿里道路。长时间以来,外来的旅游者们都已经把路况艰难,当做了阿里之行的固定体验与印象之一,游客们的文字中必然不乏对道路艰辛的感叹。但是这种境况,在近年将得到彻底改善。
目前,阿里公路的主体,由一条国道、三条省道构成。国道219线从北至南,贯穿阿里全境,在阿里境内里程全长2342公里,在普兰县与省道207线(全长100公里)相连。省道301线则贯穿阿里东西线,里程全长1345公里,与省道206线(全长404公里)相连。这四条道路,构成了阿里公路交通的主干网,并且,也是由南线进入阿里、由北线出的环线。目前,三条省道的通车里程,已达到1178.823公里。
一种立体的交通网络——其中包括空中航线——即将实现。到2005年,阿里的公路建设从面对严酷自然界的被动防护,进入到更积极主动的阶段。客运系统也扩大了规模,旅客周转量可达到1869万人\公里。阿里公路网的建设完成,意味着中国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网络的真正完善。预计2020年,阿里将会全面建成现代化的公路交通网络。
在阿里的道路上,沿途会经过一个个正在紧张施工劳作的道班。在拉孜—桑桑路段,紧张的公路建设使这里变成一个大工地。在我们经过时,这一路段必须赶在雨季之前,完成基本可通行路面的施工,因为这一路段是阿里的门户。有的施工点分布在极为高寒严酷的地区,工人们帐篷外的火光在一片广漠荒中闪烁。在汽车一闪而过的时间中,人们在车窗里看不清工人们的面容,但是他们总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冲着车窗内的人微笑。在阿里的道路上,经过的人与路边的工人都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当车辆驶过时,车里的人与车外的人都会不约而同,互相招手致意。这仿佛是一种朴素的公路礼仪,车里的人感谢车外的人付出的劳动,车外的人则高兴可以暂时打破一下在这荒凉天地中的寂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