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5刊:5.12一周年 生命在延续——废墟上的婚礼

(2009-05-08 10:15:47)
标签:

碉房

大地震

废墟

羌族

危房

桃坪羌寨

婚礼

西藏

分类: 西藏文化常识
http://1843.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5/8/10/10/121c9a21717g213.jpg生命在延续——废墟上的婚礼" />

5·12”一周年 生命在延续
废墟上的婚礼
撰文、摄影:孟华

    春节的鞭炮声还没有响起,距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17公里的桃坪羌寨,就迎来了地震后的第一桩喜事。本寨的羌族青年杨登攀,迎娶了四川理县杂谷脑镇克增嘉绒藏寨的藏族新娘方弟妹。这也是一桩藏、羌两个民族联姻的喜事。
    喜事冲淡了大地震留给人们的恐惧和不安,成为整个寨子500多村民共同的节日。
    桃坪羌寨西距理县34公里,这里古朴的碉楼、碉房建筑有 “东方古堡”的声誉,建筑始建于3000余年前。寨子里的老人说,历史上的三次大地震以及去年的汶川“5.12”大地震,桃坪羌寨均无一人伤亡。因此,当地人都说桃坪羌寨是一块福地。
    今天,桃坪羌寨可以说是去年“5.12”大地震劫后幸存的依然闪烁着远古光辉的最后的羌寨了,也将成为羌民族远古文化以及碉楼、碉房建筑的活化石。
    然而新娘的家乡却没有这么幸运,那里距汶川“5.12”大地震的中心映秀镇,仅一山之隔,160余户碉房几乎全部垮塌。全乡因地震死亡10人,重伤83人,轻伤19人。新娘的父亲也在地震中头部受重伤,母亲足部骨折。在政府和各方援助下,她的家虽然不缺饮食,但家中五人仍挤在危房中生活。
    婚礼将按照藏、羌两个民族的风俗举办。在新娘的家乡,按照当地藏族的风俗举办;在新郎的家乡则按照羌族的风俗举办。

         2009年05刊:5.12一周年 <wbr>生命在延续——废墟上的婚礼

    羌族婚礼一般要经过挂红、告奠、开坛、接亲、迎亲、做酒、宵夜、回门等八道程序,完成这些程序需要一周时间。婚礼的高潮在第三天,接亲、迎亲、做酒、宵夜都在这一天。
    当接亲的队伍来到新娘的家乡克增嘉绒村寨时,我的心抽搐了。路边两侧的碉房倾斜倒塌,横梁矗立,电杆折断,残垣断壁,已是一片废墟。新娘的家在废墟中央,三层的碉房全部跨塌,全家挤在一间修补后的危房內。危房的门口红底金字的对联十分醒目:“山河破碎凭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上联),藏羌联姻齐努力再看碧水蓝天(下联),横批:百年好合”
    在桃坪羌寨,婚礼的各个环节依传统方式进行,更是热闹非凡。迎亲的前夜,舅舅为外甥披红绫祝福;接亲的清晨,舅舅牵羊登门贺喜,许多地方体现出母系社会的文化遗存。在庭房的门前,一副对联相当醒目:良辰美景唢呐鞭炮贺新郎(上联),月圆花好香茶美酒迎宾客(下联),横批:喜近新人。几天来,村民们自愿献工、帮厨,贴喜联,杀猪羊,打扫村落。接亲那天,全村老幼着羌服,唱情歌,跳锅庄,吃喜宴,喜到天明.......

节选,详细内容请关注《西藏人文地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