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赴晋自由行第九天乘绿皮车厢重回拥挤人生(10月8日周日晴)

标签:
图片旅游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旅游随感 |
第九天
乘绿皮车厢
闹钟凌晨1点准时响起,而我早已醒来。昨晚21点时,女儿就让我关了电视,说要睡觉了,因为明天要赶早。当然,我虽然还没有睡意,但也乖乖的躺下,要养足精神。
这次赴晋行,全仰仗女儿的手机和定位、定车,一路过来还算顺利,带着母亲出游,轻松的是我,负担重的是女儿。因为若和朋友、同学出游,特别是和陈婷的话,女儿可以坐享其成。而我即帮不上忙,还常常会对女儿不放心,忍不住地问三问四,让她心烦。
昨晚网上发布的滴滴出租车,虽然司机很快的接单了,但凌晨1:20时,女儿和他联系,就是没接电话。看窗外有车辆在城中行,再问宾馆总台也说这边叫出租很方便。果然网上的司机没有应答,过了约好的1:50分,我们就在门口叫了车上火车站,很快10分钟就到了,20元不到。没想到黑夜中的大同司机并没有叫价,和白天的满天叫价成群结对的司机形成反差,不知是碰到了好人还是大同的双极端。
我一上车就说打表,这位年长的司机似乎想和我们聊些什么,但我们的谈性不浓,也就作罢。且夜晚交通一路畅通,很快就到站了。路上也就是赶火车的出租车辆。
车站的自动取票机都关着,进站人工出票,女儿把我们后面张家口到北京、北京到上海的票都一并打印取好了。
候车室里,多见年轻的旅人,有的倒在椅上睡着,省下了宾馆的费用,大多数是一对对年轻人。大都是风尘仆仆的,写满了疲惫。28.5元/张到张家口南站,3:07分车子准时开动,这是一辆由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绿皮车,约2小时到张家口,我和女儿是座位票,车厢里已经挤满了人。
大约5:20时,我和女儿当机立断,不下车了。虽然7:04由张家口开往北京的车票已经买好28.5元/张,只能作废,因为“限乘当日当次车”。在车上补了一张本班次的车票30.5元/张(手续费2元)无座。我们如果下车换乘的话,也是无座,且还要晚1个半小时。然后,在别人拿着票子来找位子时,我们让出位子。在过道上,人挤人、人挨人,而我们这一段正好是列车长的办公室,所以许多人过来补票,也就成了车厢里最堵的地方。
女儿被浑浊的空气、拥挤的人群和无法站直的空间,逼得人从里到外的不舒服,坐在行李箱上,靠在我身上,努力地支撑快要散架的身子。也许是空腹吃了苹果,也许是积劳成疾,女儿脸色惨白,捂着肚子直叫不舒服。在这连转身挪步都没有缝隙的车厢里,我祈祷女儿能坚持住,希望火车能快点再快点。
一位抱着娃娃要过人群去厕所方便的女人,嵌在人群里不能动弹,直埋怨3、4岁的孩子能不能再忍忍不上了。可怜的母亲和娃,在这长假的最后一天火车上,体察着民生的不易。
火车的卖小食品的列车员小姑娘推着小货车过来,硬是把过道的人流挤到一边,但许多人就是不愿意挪位,其实也很难挪动。我把行李箱高高的抬起让路。有人说,这会儿谁还买你的东西。小姑娘哭丧着脸说,这一车我还没有完成指标,没办法,只能一路叫卖,一脸无奈。而要到北京站前,列车员们再一个个来查票,也一路的叫苦不迭,挤死人了。
车上许多补票的人,女儿说怎么会这样,没有票,他们是怎么上来的?
这回程的火车,真正的体验了长假的大人流。且是无座的痛苦还要站着受人挤。那些有座位的也只是有座儿不能移动。
9:30火车到达北京西站,列车员们和我们一样都走出车厢,深深地叹了口气,终于吸到了大自然中清晰的空气。
北京西站到北京南站,乘地铁7号线转4号线,地铁票很便宜4元/张,自动售票机上写着1元纸币不行。而在太原1元纸币,出租车司机还不愿意给我们,因为公交一次一元。
因为大客量,进地铁口买票安检,足足地化了一小时,人在龟行。
在北京南站,我们在永和豆浆店用餐。南站的大厅大堂,女儿说怎么和上海高铁站内差不多,本来都是高铁集团旗下的,当然规划风格相同嘛。12:20由北京到上海虹桥的火车准时开动。553元/张有座。18点到达终点站。我们座位边上的位子变成了流动位子,因为不停有人上车补票坐上空位。这回在车上,我美美地看了部外国片,女儿U盘里的,女儿也把随身带的八宝粥、梅子等食物消灭了。
进入上海虹桥高铁站里,同样是人呀人,许多人去坐地铁2、10号线,也是一群群的排队进入,似乎此时的中国人都挤进了高铁候车大厅里。
看着庞大的大厅,我无所适从,女儿电话叫车和司机沟通着在哪里上车,我像个无知的老小孩,跟在女儿的身后,老老实实地听着指挥,向东向西、向上向下,终于看到了来接的私家车了,52元车费,和出租车计价一样。女儿说平时在这乘出租车也要排上近一小时,今天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所以叫网约车了。
很快到家,一切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