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关尔
关尔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226
  • 关注人气: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客》传递正能量

(2017-12-25 10:56:27)
标签:

杂谈

文化

娱乐

教育

图片

分类: 想说就说

《家客》传递正能量

一个舞台布景,两个多小时剧长,三个老戏骨,话剧《家客》在这金秋送爽的季节,带着上海城市剧院一千多名的观众置身于一座即将被拆的都市独门庭院里,跟着“马时途”“莫桑晚”和“夏满天”一起追忆那四十年逝去的光阴岁月。

这部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出品的三幕话剧《家客》,以“马时途”为关键人物,通过他“从唐山地震后回到了上海”“没有从唐山回到了上海”以及“从唐山回到了上海后走了”三种不同的可能性,分别展现了三段不同的生活状态。

饰演“马时途”的泰斗级表演艺术家张先衡,已是81岁的耄耋老人,但他在舞台上步伐矫健、中气十足,抬手投足与眉宇间全是戏,他将经历奇特,感情跌宕,代表由基层工人转而升为企业管理层的“马时途”演绎的丝丝入扣;饰演“莫桑晚”的堪称舞台百变女郎的宋忆宁,将经历丰富,含蓄内敛,代表高校高级知识分子“莫桑晚”在前夫和现任丈夫两个男人面前,表现的有礼有节,张弛有度;饰演“夏满天”的是50多年的老戏骨许承先,虽然已是古稀之人,但坚持在舞台上又唱又跳的像个老顽童,所演绎的那个率真正直,愤世嫉俗,代表文艺界高级知识分子的“夏满天”,就像他本人一样大半生献给了舞台和银幕,对艺术精益求精,让人又敬又爱。剧中“现在知识分子是知道分子”“我们这代人生活得比较识相”“怎么能怪时代呢?错的都是人”“我有空的,你找我好来”等等朴素又直白,很接地气的台词,由三位老戏骨脱口而出,让那些风趣幽默中点缀的温馨感人至深,热泪盈眶中传递着人生的哲理。看似在演别人的故事,实质也是三位艺术家的心声和人生态度。

这部名为《家客》的戏,字表其义是“马时途”回到自己40年前的家,但物是人非,他只能是以客人的身份出现。而这里的家不单指小家庭,还有国家这个大家。戏里戏外代表着退休的一代人,而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客》所希望的老人们应该放下包袱,别像客人一样,要担负起这个国家的责任。同样,年轻人就更不应该像客人似的,国家的一切是跟每个人息息相关。于是剧中“莫桑晚”接电话和骗子机智诙谐周旋的桥段,让人即看到了那个被“马时途”和“夏满天”埋怨缺少了社会责任感“莫桑晚”的作为,又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一次次电话骚扰和诈骗,如何学学“莫桑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那些年轻的骗子们洗洗脑。

《家客》因“马时途”的不同归途,呈现出三种不同的人生轨迹,不管出狱后看大门的“马时途”,还是下岗女工“莫桑晚”和爱跳“小苹果”的“夏满天”,那又是一种人生。生活中没有如果。即便命运弄人,也不要气馁,走好眼前的人生路,别让美好的岁月蹉跎。

这部被列为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和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的话剧,只要80280元票价的亲民大戏,甚至还有当地政府的补贴价。整场戏,不仅是视觉盛宴,而且是心灵滋养。观众的情绪随着人物和剧情一起跌宕起伏,笑声里有喜有泪有感动。在台上满满的正能量影响下,我和大家一样没去偷拍照片。而散场后又不愿离去,与舞台中央的那栋民居布景和大厅里三位艺术家的宣传画一次次合影,就想着把《家客》传递的昂扬正气一起带回家。

20171221日《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艺海抒怀”栏目)

20171222日《奉贤报》古华风栏目)

《家客》传递正能量

《家客》传递正能量

《家客》传递正能量

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488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