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经典——《春秋·左传》(四)

(2007-08-26 22:50:48)
标签:

人文/历史

春秋

左传

卫国

大义灭亲

石碏

州吁

石厚

卫庄公

卫桓公

 

    公元前719年,这一年在卫国发生了一件弑君大案,不过很快的在同年九月,弑君者就在陈国被杀,年底卫国迎立了新的君主,国内局势再度平静了下来。在整个卫国由乱而治的过程中,一个卫国老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他“大义灭亲”的义举千百年来为史家所称道。

    卫国位于今河南省的东北部,曾是商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周灭商之后,这里爆发了大规模的叛乱,后来在周公亲自带兵征伐,才将叛乱镇压下去。为了能够治理好这个地方,周公就把自己的小弟弟康叔派到了这里,建立了卫国。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的过程中,卫国出了很大的力,被晋封为公爵,成为了周王朝最高级别的诸侯,地位非常尊贵,再加上当时的国君卫武公是个很有才能的人,因此卫国盛极一时成为了中原地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诸侯国。

    卫武公薨后,其子卫庄公即位,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姬完,幼子州吁。庄公比较喜欢州吁,对他很宠爱。州吁则仗着自己父亲的宠爱,做事有恃无恐,且喜欢舞刀弄枪,酷爱军事。老臣石碏看到这里面潜伏的危机,就劝卫庄公说:“臣听说爱儿子,就应该从道义上去教育他。骄奢淫佚,是邪恶的开始。之所以会产生这些毛病,就是因为太宠着他了。如果您想要立他为世子,那就尽快把事情定下来,否则就不能再这样放任他,这样下去会有祸患的。”一番忠言并没有使庄公警醒,他依然对州吁宠爱有加,石碏也没有办法。历史似乎也在拿这位老臣开玩笑,偏偏他的儿子石厚和州吁的关系特别好,州吁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石厚给他出的主意,这让石碏恼火透了,他用了各种方法去禁止石厚同州吁混在一起,但最终都没有奏效,只好听之任之。

    卫庄公薨后,姬完即位,是为卫桓公。州吁仍然一如既往的骄横,而石厚则继续跟着他为虎作伥。石碏见形势越来越糟糕,就告老还乡了。到了公元前719年,石碏预见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州吁纠集了一大批卫国的逃亡人员袭杀了卫桓公,夺取了卫国的政权。掌握了大权之后,州吁在国内政权还不稳的情况下,就联合宋、陈、蔡三国一起入侵郑国。卫国人都很痛恨州吁的穷兵黩武。

    州吁也明白国人不支持他,于是他就让石厚向石碏问计。石碏假意的告诉自己的儿子说:“如果想要巩固诸侯之位,莫过于去朝见周天子。”石厚说:“怎样才能见到周天子呢?” 石碏说:“现在天子正宠信陈侯,只要亲自去见陈侯,让陈侯帮忙引见,就一定会得到天子的接见。”石厚如获至宝,赶忙向州吁报告,州吁就和石厚立即动身去陈国。

    州吁他们刚一动身,石碏就给陈侯写信道:“卫国不幸,遭此横祸,老朽已是行将就木之人,没有什么能为了。州吁、石厚二人确是弑君的逆贼,请君侯一定趁机抓住他们。”结果州吁、石厚二人一到陈国,就被抓了起来。

    九月,卫国的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则派自己的管家獳羊肩杀了石厚,到了这年的十二月,卫人迎公子晋回国,继承君位,是为卫宣公,卫国局势再次恢复平静。

    一场血雨腥风的弑君夺权大变,就在老臣石碏的机智中被扑灭了。《左传》引用君子的话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给予他高度评价。但我却感受到的却是石碏的痛苦,在他教国君该如何教育儿子的时候,他的儿子却公然的不听他的劝导,与国君的逆子沆瀣一气,胡作非为。人的痛苦很多时候不在于无知,而在于早早的看到了事情的结果,却无力阻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预料的结果一一发生。当国君被杀,篡逆者得势,大肆的对外用兵、不顾百姓死活时,作为老臣的石碏心中是何等的痛苦;在看到自己的儿子作为篡逆者的同谋,为虎作伥时,作为老父亲的石碏又是何等的痛心。不过作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忠介老臣,石碏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政治才能,他巧妙的利用自己的儿子施调虎离山之计,把他们诓到陈国,然后以大义说服陈侯抓住了州吁、石厚二人,为自己被杀的君主报了仇,稳定了国内的局势。

    挽狂澜于即倒,把国家从危险的境地从又拯救过来,就本就难得,而后来又能忍痛处死有罪的儿子,这就更非常人所能及了。其实当时卫国的大臣们也曾劝过石碏不要杀自己的儿子,他们认为弑君者是州吁,石厚不过是从犯,可以从轻发落,但石碏却坚持认为州吁的很多行为都是石厚出的主意,他应与州吁同罪,如果不处死石厚,国法难容!最终石碏还是让自己的管家杀了逆子石厚。我可以想象的到在处死儿子的那一刻,一个老父亲老泪纵横的模样。历史有些时候就是这么残酷,也是这么的会捉弄人,他偏偏要用这种常人难以忍受的方式来成就英雄的故事,可也正是这样英雄的形象才会如此的高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